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
《何以为家》观后 “向外探寻”

《何以为家》观后 “向外探寻”

作者: 窗山夜雨 | 来源:发表于2021-07-20 21:48 被阅读0次

    放眼望去,整片房子都是单一的泥土色,没有色彩,之前出差去过巴基斯坦,和这差不多的景象,透着一股贫瘠和匮乏的气息。

          即便是瓶番茄酱,它也有登记的名字和生产日期,而小男孩赞恩却没有,没有任何能证明身份的资料,牙医通过检查他的牙齿确定了大致年龄:12岁。

    站在法庭上,他说要控告自己的父母,没能给自己提供基本的生存条件:他受尽了饥饿、侮辱和暴打,像地毯一样被踩在脚下。当法官问赞恩的诉求,他只说希望父母别再生孩子了,每时每刻都是煎熬。

    穷人到底有没有资格生孩子?

          贫穷和多子、发达和少子,似乎都是孪生子。按说经济条件好,更有能力养育孩子,反而却生育欲望不大。贫穷、战争、饥饿,食不果腹,生育率却居高不下。也许当生活失控的时候,能握在手中的只剩下生育权;而生活富足时,人们总有更丰盛的选择、更精彩的追求。

          南亚和中东地区,坐拥石油资源,却因此常年受困于战乱,房屋被摧毁,为了活命,人们被迫远离故土,逃往他国成为难民,没钱,没合法身份,没工作机会,只能像老鼠一样勉强过活。在这个大环境下,每一个平民的生存都面临着极端考验,就像赞恩控诉父母,而父母却只道从来如此。赞恩逃出家庭,遇到黑人拉希尔母子,他们同样没有身份,情况变得越发糟糕,赞恩在狱中向媒体发出最后的求救信号。

          当这场控诉被公开报道,得到广泛关注:这样的社会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大家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思考,从而伸出援手,想办法去帮助他们。如果仅仅在他所处的家庭,他所处的环境,所熟识的人群里,他这个唯一的清醒者,只会感受到加倍的痛楚和窒息,没人有那个能量和动力去解决他的问题,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病态的圈子。就像如果这趟列车本身就是开往地狱的,那身处列车中的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一定在列车外。

          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向内找不到答案,只有向外才可能寻得出路。如果这个环境无法给你滋养和成长,那就改变他,向外发声,向外探寻,只要不放弃,总能找到办法抵达更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何以为家》观后 “向外探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cr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