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过去了,看到脸书上的同学开始纷纷晒出自己的毕业典礼照片,我问我自己,到底不去参加毕业典礼是损失吗?回望自己留学的这一年,学到的更多是务实和实干,而不是注重形式,或者拿现在流行的话来讲是“仪式感”。参加毕业典礼首先经济上开销至少会花费8000人民币左右,正好是我现在拿不出手的。可能最后会去找母亲要钱吧,无非又是增加了家庭的负担而已。而我得到的会是和同学的再聚,以及开心的5天。精神上的快乐与增加父母的负担,我任我还是不给别人添加麻烦比较好。
想起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刚好圣诞节假期到来,和Moe正在去意大利旅行的路上。意大利的每一天都是完美和充满了浪漫气息的,不管是路边随意的Espresso小店令人惊艳的咖啡,还是街角看似不起眼的餐厅却拿出了让我们好吃到词穷的牛排,意大利真真正正是旅行者的天堂。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我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是什么而旅行,或者是我做这件事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身边的朋友嚷嚷着想要去旅行,但是我从心底不赞同无脑的旅行,或者是对目的地没有一定了解的旅行。在去意大利旅行之前,Moe可爱的父亲从日本寄来了意大利旅行手册,我也七七八八的看了下,日文6成的汉字还是可以理解个大意的。我们是做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再去的,然而到了当地还是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早上睡过头错多了景点或者是晚上太累了而不想去计划好的景点了。但是我都非常坦然的随之而去了,毕竟没有百分百完美的旅行。
让我反思,出国留学到底为我带了什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国内一直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大学以后彻底“放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我,以前并不知道娱乐和生活是可以并重的。在英国,或者说欧洲教给我最重要的就是,不管多忙都要有时间喝咖啡。这个喝咖啡可能是比喻义的,也就是要与朋友一起放松,抱怨,胡闹。以前准备考研的时候,神经都是100%绷紧的,连出去看场电影都觉得是浪费,而最后结果也并不是好的。在英国的时候虽然每天都很辛苦,但是还是总有时间和朋友去喝咖啡或者去小酒馆喝一杯啤酒的。生活并不是只有一个奋斗目标,或者是总是一种精神状态的,存在着多种多样性和方式,要接受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