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二四:向“下学”上求“上达”

《传习录》二四:向“下学”上求“上达”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7-24 10:31 被阅读0次

《传习录》二四:向“下学”上求“上达”

问上达功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下学’、‘上达’为二也。夫目可得见、耳可得闻、口可得言、心可得思者,皆‘下学’也。目不可得见、耳不可得闻、口不可得言、心不可得思者,‘上达’也。如木之栽培灌溉,是‘下学’也,至于日夜之所息,条达畅茂,乃是‘上达’,人安能预其力哉?故凡可用功、可告语者皆‘下学’,‘上达’只在‘下学’里。凡圣人所说,虽极精微,俱是‘下学’。学者只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上达’去,不必别寻个‘上达’的功夫。”

关于“上达”,语出孔子。孔子当年说大概是没有人真正懂我的了。子贡追问,为什么说没有人真正懂先生呢?孔子讲“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意思是说,自己不抱怨天地和他人,通过下学的功夫来实现上达的目标,上天一定应该懂这种人。

在另外的场合,孔子又讲“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由此,才有了后世学者求“上达”的问题。

陆澄问“上达功夫”,其实就是求一个“上达”的意思。

早陆澄一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问过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比陆澄要直接得多。《论语·为政》中,记载了“子张问干禄”一节,孔子一口气谈了许多。中心意思无外乎讲要“多闻多见”,要“慎言慎行”,要“阙疑阙殆”,如此才能“寡尤寡悔”,“寡尤寡悔”了,“禄”自然也就在其中了。

孔子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子张问的“干禄”是另一种不相干的东西。孔子所答,好像没有涉及一丁点关于“上达”求禄仕的内容,却又好像都是在讲求禄仕之道的。

概括来讲,“多闻多见”“慎言慎行”“阙疑阙殆”以至于“寡尤寡悔”,这些都是“下学”功夫,“下学功夫”到位了,“上达”求禄仕而得禄仕便变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王阳明传承孔子关于“上达”的认识,认为“上达”是通过“下学”来达成的,“下学”可求,“上达”可期。目之所见、耳之所闻、口之所言、心之所思皆是“下学功夫”,《中庸》所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至于“人一能之,几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这些都是“下学功夫”。“下学”是可控的,是在“从所欲”。“上达”全寄托在这个“下学”里,“上达”可期,却未必可求。孔子当年讲倘若富贵可求的话,就算是让我做个马车夫,“我”也是乐意的,倘若不可求的话,“我”还是更愿意做自己欢喜的事情。

恰如农夫一般,辛勤栽培灌溉是人力所及,是“下学功夫”,是可控的。至于能不能“仓廪实”,是不是会“五谷丰登”,是要看年景的,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是“人安能预其力哉”?在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者只需从下学里用功,自然会有上达的结果。

回到孔子对“子张问干禄”的回应,“多闻多见”“慎言慎行”“阙疑阙殆”甚至“寡尤寡悔”都是可以努力的“下学功夫”,在可控的这些“下学功夫”上做足文章,就是在求禄仕。

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把握好,剩下的事情,相信天就好了。孔子尚且讲“知我者其天乎”!何况是我辈。

所谓“尽人事,安天命”,就是这么个意思。

相关文章

  • 《传习录》

    (二四)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是分‘上达’‘下学’为二也...

  • 若辰读国学经典  6|100

    【书目】《传习录》卷上·门人陆澄录 【原文】 问上达工夫 先生曰:“后儒教人,才涉精微,便谓上达,未当学,且说下学...

  • 36用切实行动践行理想(24)

    《传习录》第二十四条陆澄问上达工夫。阳明先生教导说“上达”就包含在“下学”里,不可分开。 上达的意思是通达天道,也...

  • 知止而后能定

    《传习录》下学而上达,应在“下学”上下功夫原文问:“静时亦觉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先生曰:“是徒知静养,而...

  • 下学而上达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 下学而上达

    立志设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这些都称为上达。 把事情做成,需要知道我要什么?需要什么能力?如何才能获得...

  • 下学而上达

    孔夫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下学而上达,一般解释是,下学,学人事,学人情世故,上达,达天...

  • 下学而上达

    下学而上达,把你身边每件小事都做好,做到极致。 放假了,看手机小说,玩手机游戏,水喝的少,脸上长了两个火疙瘩。正好...

  • 下学而上达

    事有其理 波彻水源 大圣降临,创开化本,将欲拯拔诸有,同登彼岸。为道制戒,本非世福。 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

  • 下学和上达

    今日我们继续对传习录进行学习。 依然是陆澄录,今天的主题比较有意思。就如题目所示,在一般逻辑中,都会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二四:向“下学”上求“上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iq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