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前人故事,豪迈磅礴之气魄,络绎雄壮之气概,运转心胸经络,锤炼气脉血骨,生养浩然之气,所以持正守义也;生养浩然之气者,不可以不择伟正奔涌之书乐及诸法诸道诸术诸器物,熏陶精神。其气哉,浩浩汤汤,贯通古今,吞吐天地,包揽宇宙。观者无不得益,千古英华无不如此。
(二)为诗,忌无美感、丑陋粗鄙、娇作俗气,忌脱离大众认识的美学,忌滥情、无意象、晦涩、缺义理。
(三)什么方面的东西都在集中了,各方面的资源向“优秀”的地区集中。人口的流动,更多就是人才的流动,发展和建设力量的流动。再好的资源都需要人才能发挥作用。由什么样的人来使用,决定了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效能最大化、是否在未来有持续发展的可能?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是地方建设的一大缺憾,人才的流动方向决定了地区未来的发展的程度和层次。未来的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是人的抢夺和储备,更是人才的抢夺和储备。哪个地方越能吸引人才,越能培养人才,越能留住人才,未来的发展越有前景,就会越会发生繁荣。人才之间的争夺不仅在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存在,也在城市之间和地区之间存在。人才缺缺的地方是难以发展的,几乎没有可以发掘的希望,只能等待别人的救助和帮忙。没有一套成熟的培养体系,则培养不了人才,没有足够的发展的空间和提供相应的机会,则不够吸引人才,没有成熟的政策和搭建宜居的人文环境,则留不住人才。城市和发达地区将乡镇的和不发达地区的人才全都收揽,乡镇和不发达地区的发展又能谁来承担和寄托?不是乡镇和不发达地区不想要发展,而是实在是有心无力,人财两空,为之奈何?
(四)条件依附于具体的形象,进而造就了感觉的具象化。也即是说,当某个具象的物体得到条件的加持,那末该物体就将具有令人产生神魂颠倒的或者嗤之以鼻的感觉。那末,令我们产生感觉和判断的,无非是条件加持下的具象化物体罢了。那末,理论上,任何物体只要在诸条件的加持下,都足以令我们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判断(这并非妄言,而是确实在现实中已经有明证的)。
(五)不管做什么方面的事情,只要还修成正果,一定要慎之又慎。不时地作分析和检查,做一个较为全面地芬分析和考察,要从方方方面面入手,从方方面面分析和考察,不做这样的事情,盲目地只是依靠某一个方面的感觉,未来就一定不会好过(不说一定成功,至少心里面的悔恨会少很多)。我们要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工作,找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这是值得思考、分析、考察的。
(六)人生真正重要的、值得特别对待的日子只有那么四个,生日、死日、祭祀日、国家转折纪念日。其余者,不足一念,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什么阿猫阿狗都要上台,节日泛滥,则没有所谓,没有珍视。
(七)西西弗神话如同我们的现实生活,所不同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借助适宜条件的努力而改变,但是西西弗也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他的境遇,因为他的境遇已经注定了,无论他做何种努力(心灵和思考或许让他顿悟,他在用强有力的精神反抗,不能说可悲,唯有可敬)。
(八)摆脱贫困,不仅是物质条件的改善,更是人的全面发展。应以教育打破“穷”和“愚”的恶性循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扶智”让脱贫具有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希望在下一代,下一代要过好生活,首先得有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