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学东西都很快。中学期间,我考试前很少复习,却能考得很好。到了大学,我的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不过,我并不是那种埋头苦读,争分夺秒的学生。实际上,我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比一般人更少。
有一次,我参加化学竞赛。事先我不知道要竞赛,老师直到临考前才通知,而考试的内容又是我不熟悉的,课堂上根本没有学过,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交卷,不过我只花了40分钟就离开了考场,因为我想及时赶上吃中午饭。
结果怎样?我得了第一名以及400美元的支票。(你一定会问难道我是个天才?其实这正是我按照整体性学习策略学习的结果。读完本书,你也会取得同样的结果。)
我主要靠自学。我自学了多种编程语言、商务知识和写作技巧,我的书架上放着最近两年里阅读的数百本图书。我还抽空学习了动漫设计、作曲等知识。
一句话,学习对我来说总是那么轻松。
读及此时,你会说:“这个人是个天才。”“天才”也许比较合适,但很多人比我更有天赋。我只不过是有些好的遗传基因、有进取心的父母和些许天分罢了。
读及此时,你会认为我傲慢、自大。
若是从前,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现在,我注意到自己和那些比我更聪明的人 之间的区别,并不是聪明的人就一定学得快、学得好。
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同!
聪明人在学习中都会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技巧,有些人有意识去应用,大多数人则是无意识地应用,不同的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
我把这些不同的策略综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体性学习(holistic learning)。之所以称为整体性学习,是因为它教你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事实,记忆只是学习的一小部分,我们要全面地认识学习。高智商者并不认为学科之间的界限那么清晰,他们喜欢将知识视为整体,也容易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相联系。
通过整体性学习,聪明人能够很快地整合新知识。尤其重要的是,这样学到的知识很牢靠。他们是真正地“获得”了知识,对知 识,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远,而不仅限于书本所说。
有一个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上面的观点。
很久以前,有个学生物理课学得很好,一次考试,所有问题都答对了,只有一道题,老师给了很低的分数,这道题目是“怎样用一个气压计测量建筑物的高度?”
学生回答:“去建筑物的顶上,将气压计扔下来并开始计时,直到听到砰的一声,再通过重力加速度公式计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出题者的本意是希望学生利用所学的气压知识计算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从学生的答案中看不出来他懂得气压知识,所以老师没有给他高分。
[图片]
学生找到老师,对低分表示异议。老师说,只要他能再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就给他高分。
学生稍稍思考就回答,可以用气压计敲开建筑物主人的门,当主人打开门时,问他:“请问,建筑物的高度是多少?”
老师沉默了一会,问:“你还有其他办法吗?”学生说还有很多,比如:用一根长线绑着气压计,通过线的长度测量高度;或者将线当作钟摆,通过钟摆的运动来计算建筑物的高度,等等。
老师最终决定给予学生满分。故事中 的学生就是年轻的尼尔斯·玻尔(Niels Bohr),后来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因为发现了原子中的电子而闻名于世。
玻尔不仅知道怎样得到答案,而且对问题的观察更为全面,不局限于所学的某个知识,他可以多角度地看待问题。
整体性学习就是按照上面的过程来理解、学习所有的知识。
关于如何使用这本书
不要指望一次读完本书就能成为学习超人,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学习行动指南,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时翻阅。第一次阅读,可以大致了解整体性学习的概念,而书上介绍的学习技术则需要反复练习,方可达到熟能生巧、为我所用。指望看一遍书就能熟练运用这些学习技术,就如同从未拿过弓的人一次就想射中靶心。
这就是为什么本书有很多练习供大家反复实践,它们为你提供了用这些技术去解决问题的突破点。
一开始采用这些技术可能反而降低你的学习速度,这不奇怪。任何新事物都有一个适应期,例如长跑运动员为了提高成绩,学习某项新技术,一开始反而成绩会下降。学习也是如此,一旦你度过了适应期,学习效率将会突飞猛进。
整体性学习需要时时刻刻在学习中应用。用得越多,效果越好。
从现在开始,无论是拿起一本书,还是上一堂课,或是学习什么新东西,就开始用整体性学习策略指导自己的学习吧!
【小贴士】
整体性学习包括很多新的概念和技术。如果你一次只学习一项技术会更好。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你会看到有很多“智力挑战”栏目,这些智力挑战的设立就是为了帮助你学会新的学习技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