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引导青少年思考,解答情感困惑
韩愈在《师说》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学习的本质就是要学会独立思考。没有注入自己独立思考的学习,就容易学得僵化,也就是俗称的“书呆子”。
从六维学习理论的角度来说,成绩、知识方法、操作训练、基本习惯就如树叶和树干,思考习惯和学科情感就如树根,根深才会叶茂。
很多孩子刷题,整理错题本,结果出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这些基本习惯没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只是机械地重复行为,而没有进行大脑思考。
而有的孩子兴趣爱好是下棋、玩魔方或其他益智类游戏,就是在训练思考力。这种思考的习惯运用到学科迁移能力,提升成绩也是必然的。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是照本宣科,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如何教,孩子才愿意听,那么就不算一堂圆满的课,也让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
对于优秀教师来说,课堂教学的两大必杀技是寓教于乐和以人为本。
寓教于乐,就是解决在六维学习理论中情感这一块的问题。知识本身毫无问题,如何把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给孩子,这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本书《青少年的教学指导》部分作者傲德提出让学习变得有意义,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加强:知识迁移、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准备素材。
知识迁移就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关联到生活场景,让知识点简单明了,学生领会透彻。
与时俱进是把课本上与生活脱节的内容,换成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内容。
打破常规是增加授课内容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准备素材是教师以课本为中心,提前准备有关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人为本的本质是以学生为本,做到“四不要”:不要命令、不要唠叨、不要攀比、不要抱怨。
在傲德看来,教育的根本含义就是理解孩子基础上,通过反馈和给予,建立孩子与父母和老师之间的信任,帮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青少年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对青少年的引导和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