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8.30
昨天同行过来聊天,聊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了解到几个信息。
第一个信息是,现在像他们那么厉害的机构一届学生最多也就只能收十几个学生,这和几年前的动不动30多个,甚至五六十个学生对比,少得可怜。最可怕的是今年他们只收到了3个新生。这也是他最近很焦虑的主要原因。
另外,那个学生小学还是8个班,但是之前一个班都是50人左右,今年却只有38人。平均一个班少了10人,一个年级就少了80个人,少了五分之一。这是很可怕的信号。这种情况,五年后我们就会感受到巨大的影响,甚至会感到绝望。所以,他在积极寻找出路,我同时也得考虑。
第二个信息是,有人使用人工智能,加上专业团队营销宣传,在一个小县城,经营两个校区,今年暑假的时候两个校区都招了200多人。3个人什么事都不做,专职地推,加微信,做本地视频号,最后转化。学校老师只是陪读老师,并不是专业的教师,一切交给ai。
这种情况,我是不敢想,但是这种营销模式我倒是挺佩服的,确实厉害。我也该尝试尝试同城视频了。
第三个消息是,他昨天过来结了暑假的账,这一点其实早晚都无所谓。他表达了还想合作的欲望,但是很显然,他还是只想让我作为一名代课老师进行合作,然后五五分账。我以前已经表达过想法,我不想只是凭代课赚钱,我想转变一下身份,哪怕是出钱投资。所以,我算是婉拒吧,说我时间不够,不建议这样做。
和他聊了2个小时,结束的时候我竟然多少有点失望。他一直在犹豫,想学习那个县城的老师,但是又有点犹豫,想把初中开起来,但是又不确定不敢做。我似乎看到了他们的极限,他们有点害怕了。
他们想赚快钱,一直都是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都比较成功,甚至外面的几个门面都是这样的想法,我很了解他们的每一位创始人。他家算得上最用心的了。
但是在我的有限认知里,一直认为快钱,也就意味着不长久。除非好好地打磨营销技能,在将来转行的时候也能有用武之地。
这位同行,想赚快钱,又有点犹豫,不敢投资,说实在话,投资不大,也就一年5万多元,即使像我这样的都敢投,他们收入至少是我的5倍,更不用说了。我明白他的犹豫,因为他感觉不确定性太大。根本没有把握。
我觉得他们现在有两条路可以走,一个是沉下心来好好研究未来的教育方向,说不定即使未来人少了,仍然可以依靠这几年的积累在教育圈仍有一席之地。但是,这一点很苦,而且未来也有很大不确定性。他们几乎不会选择。
另一条路是走职业化,聘请专业的人士,走强营销路线,现在一个地方试水,如果成功快速复制到其他地方。因为我们这边家长消费能力低,而且机构云集,是一个培训比较饱和的市场。
其他一定有很多地方有更大的开发空间。我们一个同行,在另一个地方,凭借自己一个人今年暑假就招了60个人,虽然比着200个人少很多,但是毕竟她只是一个人,而那个收200人的,可是一个团队,除了招生老师,还有很多陪读老师和校长,费用开支也不会少。
所以,我认为他们应该赶快尝试营销,甚至早一点把自己从课程里面抽身出来,专门做管理和营销,这才是上策。
总之,对于这次聊天,我获得了一些信息,但是也看到了同行的迷茫,总体感觉他的想象力还不太够。
不过,这也是行业的窘境。大家都差不多。写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嘲讽,他现在的收入,甚至未来几年的收入仍然会是我的好几倍。我想通过这件事反思,我接下来该怎么做。
我要学习他们的营销能力,但是还要继续坚持沉淀我的技能。坚持走网络路线,坚持做最好的课程,做最好的老师。另外,还要加入升学信息服务。
我们之间的变化,很微妙。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多少有点看不起我坚持备课这件事,他们认为太慢,但是他们一直非常尊重我,我们也是很好的朋友,现在也是。我多少也有点看不起他们的做事方式,因为我认为他们在备课上投入太少,不够专业。
后来,他们慢慢认识到了我的专业,我也了解了他们在营销方面的厉害。也就是在暑假前,我是真的佩服。但是暑假有了一些交集之后,我对他们的专业还是有点不屑,除了营销能力。
如今他们那那一套营销多少有点过时,需要更新了。我是见证了他们的辉煌营销史的。在别人都还在苦苦招生的时候,他们仅仅用了2天时间就结束了招生,而且还招了60个孩子。而像我们这样的小机构,可能只能招到几个人。
后来他们做课程,也是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招了几十人,现在更是有将近200个学生。在我们这一片,算是NO.1.
但是,在大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他们的营销方式还是略显落伍了,尤其是同城视频的出现。虽然,我也知道他们一直在积极尝试,但是结果却并不好。
他们用了几年时间终于从托管的管理中脱身出来,但是现在又陷入教学的繁琐中。始终无法完全脱身走向管理。这一点是我认为他们多少有点失败的地方。
我认为,也许他们到了放弃一部分利润,完全脱产走出去学习的时候了。至少他老婆在这方面学习了几年确实能看得出能力很好。但是,我看得出他们多少还有点犹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