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

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

作者: 莘芭 | 来源:发表于2018-06-29 21:24 被阅读0次

    首先,让我们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怎么认识自己的?是通过别人的评价,还是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呢?我曾经问过某个人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十年前可能大部分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而现在主要是通过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来认识自己。

    这样的话,就有两个评价体系。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称之为:外部评价体系和内部评价体系。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特别在乎,甚至会内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认为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什么叫“内化”?:举一个例子:有一次你偶然的帮一个邻居解决了一个小问题,这个邻居便夸你善良,热情,逢人便说起你的事迹,其他邻居也这么认为了,也开始在和你的接触中这么看待你,你感受到了这份对你的评价,久而久之,你便认为自己的确是一位善良和热情的人。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做事情时,首先考虑的是别人怎么看,怎么认为,他们做事情的动力,常常是为了博得别人的认可,获得金钱。我们称之为“外驱力”。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对别人的评价不大在乎,他们做事的动力,是来自于自己的内心,是与事物本真发生链接。这可以称之为“内驱力”。

    使用内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特别尊重自己的感觉,当他们把事情做好时,会有一种成就感,也会享受这个过程,这是他们做事情的巨大动力; 使用外部评价体系的人,他们在做事情时,容易忽略自己的感觉,而更多的是使用头脑意识层面去思考。

    而这两种动力又还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有一个例子可以感受一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声音很大,几天过去后,老人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想了个办法。他走出房子,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给你们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又来了,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解释道:现在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点。孩子们还是很高兴的走了,到了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孩子们发怒了,发誓再也不为他玩了。

    最初,孩子们纯粹是玩得开心,是内驱力,后来老人同给给孩子们发钱,成功的将内驱力换成了外动力,最终达到了将孩子赶走的目的。

    有一个朋友把这个过程称之为污染。勾起小孩对外在的在乎,不再关注内心,天然的内心。

    我相信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天然的对各种事物感兴趣。比如有时候莫名的对水感兴趣,对沙子感兴趣,在他们还小的时候,大人们或许不会在意,不会去阻止某个兴趣,但等到孩子们开始识字,上学后,情况就变了。很多父母经常会无意识的偷偷的将内驱力换成外驱力:例如,孩子起初喜欢数学这门功课,如果父母这时候表扬孩子说:嗯,不错,好好学,将来说不定可以参加奥赛,为学校争光。

    当孩子喜欢学习时,父母常在耳边鼓励: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才会有前途。当孩子某次考得很不错,父母会很开心,当下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父母不开心,甚至给难看的脸色。这样的话,孩子觉得学习是为了取得父母认可,考上好大学,获得社会的认可,慢慢发展下去,则开始慢慢处于生存危机的恐惧和焦虑状态。父母多次在孩子面前反复的提醒和说教,就这样,这种天然探索事物的内驱力被替换成了外驱力。

    有没有外驱力和内驱力同时存在的呢?我认为是有的,但我对于这一点还需要更多体会,以后再分享出来。

    外驱力也能驱动一个人去做某件事,去实现某个目标,但带给人的感觉是较劲的,拧巴的,是无法持久的,是高内耗的,通常做不到深耕卓越。可以观察一下,身边有多少孩子是厌恶学习的。

    回想我自己的童年,我和我弟弟都对做美食感兴趣,我常常在网络上搜索想做的菜谱,不管多难,我都能做得八九不离时,即使第一遍没有成功,我也会总结经验,下次再尝试。不会失败一次就垂头丧气,认为自己不是做美食的料。我曾经自己做猪肉松,从处理食材到最后在锅里小火翻炒,总共持续了三个小时。整个过程,我一点也没有觉得累,反而无比的享受,内心得到了滋养。那是因为小时候大概没有一个父母会对一个喜欢做菜的孩子反复说:好好做,将来当一个好厨子。要是某天,我想要靠着自己这做美食的兴趣开餐馆,我需要靠着餐馆的收入来维持养家,日子久了,当我拿起锅铲,抖起菜来,或许再也体会不到当年享受做美食过程了。

    那有人会说了:要是什么都不说,任由他自由发展,那他真的会做到卓越吗? 这个我无法保证,我记得很多名人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乔布斯就曾说:成为你自己,而不是别人眼中的你。类似在某方面做到极致和卓越的人,我们都可以了解一下。或者又有人问: 那我总忍不住要说点什么,怎么办?那我个人给的建议是: 当孩子天然的沉浸在某件事物中,你可以感受他的喜悦,当他高兴的和你分享时,你可以说: 嗯,我看到你很开心,我也很开心。此时可以观察孩子眼中是否发光,是否会倍加开心,因为他从你的眼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这便是看见,这便是我与你的关系,这便是本真的相遇。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对于关系的看法,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当我放下期望和目的,以我的全部本真与一个人或事物建立关系时,我就会与这个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种没有任何期望与目的的关系,即“我与你“的关系,相反,即是“我与它“的关系, 实现某种目的和功能的关系,即“物化“的关系。生活中有太多的关系,我们与爱人的关系,与孩子的关系,甚至我们与自己的关系,是不是都是物化的关系呢,假如我不是我期望中的“我”,我还会无条件爱自己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部评价体系和外部评价体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lz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