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晨听到广播里在播报:7号、8号两天,所有考场附近经过车辆禁止鸣笛,工地停止施工,防止影响考生答题。
虽然距离自己高考已经过去了整12年,每年高考日,自己仍然会跟着紧张。
记得当年为了我们的学业,父母都会租住在离学校最近的地方。家里的电视机永远只放在父母的房间,而且电视机里的声音永远像是耳语一般。即使父母偶尔的争吵,都是在他们自己的房间,隔着房门几乎分辨不出是在争吵。
几乎每天完成作业都是夜晚十二点,而母亲会在晚十点准时把我们爱吃的宵夜端到房间,看着我们开始收拾书包便给我们放洗澡水。冬天甚至会给我们准备泡脚水,一边写作业她一边加热水。
虽然这种种行为让我们倍感温暖,却也形成了无形的压力。
其实父母从来没有对我们说过要取得多么好的成绩,每次只会说:尽量比上一次有进步,如果稍有退步就自己分析原因,下次继续努力。
但是母亲言语间总会说到父亲为了我们接受好的教育,吃了很多路,受了很多累,如果我们再没有取得好成绩,他会多么失望。
那时候,自己心里想的最多的就是不能让父母失望。
高考那天,一如往年,雨下的很大。第一天,父亲坚持要送我去考场,坐在地铁上,父亲一直揪着手指,时不时的看看我,我觉得他比我紧张。
第一场考完出了考场,父亲远远的朝我招手,我原本以为他已经回去了,笑着向他走去。他似乎想从我的眼神和表情里找到一些信息,但是又不敢开口询问,我从来没有见过他那种表情,于是我笑着跟他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
第二天我坚持不让他送考了,其实我自己不怎么紧张,他那紧张的样子反而让我局促不安。最后一场出考场,看着很多家长手捧鲜花迎接自己家的考生。有的考生扔掉了资料和文具,有的几个考生拥抱着转圈,有的抱头痛哭。
我的内心反而很平静,高考前想着考完一定睡个三天三夜,而真的考完了却没有了那种想法了,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老妈终于不用陪我熬夜了。
回到家,母亲刚准备问我什么,被父亲拦住了,一桌丰盛的晚餐过后,我对他们说,我觉得我自己发挥正常,结果如何就等分数出来了。听我这么说,母亲似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对于我自己来讲,其实我并不是太在意分数排名,那时候只是觉得想回报父母的辛苦付出,不让他们失望。
后来步入社会渐渐明白,比高考分数更令人难忘的,是自己曾经为了高考这个目标所付出努力和激情。
考得好的不一定以后就更有出息,考得不好的也不见得会一生碌碌无为。
高考只是我们人生的一个里程碑,而学习真正教会我们的,应该是始终保持一种成长的心态。高考分数代表不了你一生的成绩,但坚持学习能让我们终身进步。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父母不用为了孩子的高考,牺牲自己的事业,自己的爱好,自己的自由;希望作为父母的我们,今后能更多的让孩子明白,未来一生的路有很多种走法,学习是为了让你拥有让自己更优秀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成绩单上的那个数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