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生论告诉我们,人不是被动地适应于现实,而是把现实同化于我们的认识结构。客体不只是一种存在,它是主体建构的产物。这种主体建构的能力也许就是它自身的结构本能。
我早就认为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它不是被动的适应现实,而是有选择地适应现实。所以人的性格和天赋有是先天的。比如有文学天赋,它才能吸收文学知识。而对于没有文学天赋的人,他就没有动力去学习。
比如天生善良的人即使没有文化,也会是个质朴的、有同情心的人。而一个邪恶的人即使受了高等教育,骨子里还是邪恶的。我们的心灵建构自己的时候是选择同质的东西,而排斥异质的东西。
2. 真正好的文学语言要创造出超验的感觉,揭示与生命世界隐秘层的精神感应。要用直觉的变形来创造语言的新颖。
3. 比喻和隐喻的本质就是人类相信人与自然的同一性,相信人是宇宙的一部分,相信人与自然的普遍联系。因此我们可以把此事物去类比彼事物,用看得见的事物去类比看不见的东西。
4. 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使人们变得越来越物化,越来越浅薄。人们藐视自然,藐视精神,膜拜物质和实惠。看来科技发展的后果是带来精神和神性的大衰退。今天纯文学已经没有市场了,人们不再喜欢让你震撼、深思的颇费脑筋的作品,而陶醉于搞笑、漫画和念经似的流行歌曲中。
5. 马路上车辆和行人寥寥无几,没有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今天一天没人聊天,有的人连照呼都不回复。我感到了世界和情感的荒凉!一个人如果自己不能发电,该有多么孤寂啊!走到琉璃街口,我驻足片刻,想欣赏这里的繁华,可是今天这里也气死沉沉。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永远只能在表层,只有同自己才能进行深度交流。当然和大自然也能深度交流,因为大自然只是一个容器或者镜子,我们在里面看到的是自己的心灵。
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是生命的意义之所在,我们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别人的精神赐予,就是在和别人进行跨时空的交流。所以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是在表层的,而符号的交流才是深层次的。只有符号才能承载生命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