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往往是普通人自己踏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往往是普通人自己踏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作者: Andylee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09:29 被阅读0次

历史著述不会追逐现在。

尽管在历史著述的写法上有“指桑骂槐”或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段。但历史著述在时间线上的描述几乎都是向后看的。它的难处不在于作者写了什么,讲述了什么。而是读者总想读到一些“什么”?可惜,这个“什么”-----连作者本人都未必能说清楚。借鉴与教训,经验与总结只是这个“什么”中很小的一部分。

在当下的时间中,书本和著述已经不是商品化那样简单。如今,知识(konowledge)、资讯(information)和数据(date)之间的区别越来越趋于模糊。这也导致我们在追逐书本和著述时,往往将上述三样东西混在一起。而书本和著述所提供的有些本质性内容其实并未发生改变。比如一本书所提供的是丰富我们生命(而非生活)的知识和世界观,而不是追逐当下的资讯。在面对汹涌而来瞬息万变的资讯时,书本永远都是迟滞的一方。我无意夸大书本的价值,但书本中一些恒久的知识(konowledge)中,有延续始终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东西是资讯(information)和数据(date)无法取代的。

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在《耶鲁美国小历史》中阐述的正是美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尽管这些观念在不同的时间中表现各异。正如与此书配套的还有《耶鲁文学小历史》和《耶鲁科学小历史》。在美洲这一勃兴之地上,它的历史构成绝非坦途一条。

长期以来,历史学家都把美洲称为“新世界”。由此区别与欧洲、非洲和亚洲组成的“旧世界”。这种区分方法来自1492年之后。尽管对于印第安人来讲,美洲对于他们显然不是什么“新世界”。但在欧洲人和美洲人产生接触200年之后,美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变地“新”了。这一大片广袤的土地,对于每一个莅临到此的人来讲,就是一个“新大陆”和“新世界”。照此理解,我们或许可以听懂德沃夏克在谱写《自新大陆交响曲》中克制的激动节奏。

阅读历史著述的好处还在于,有关人类有史以来的记述并非只发生在某一处或某一地。也许只有现在的我们才有这样的幸运,我们得以知道人类的文明曾在相互隔绝的情形下,在不同的地域和环境中,几乎是同时发生着。而且每一样文明多少都着类似的情形。美洲的历史不同在于------在1492年之前,美洲历史有着一大段明显的空白。而且这种历史空白或许为美洲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某种可能的空间。换言之,美洲的历史可以“新的方式”来书写。当我们阅读《耶鲁美国小历史》是总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质感,《耶鲁美国小历史》中所依赖的“历史传统”和“历史沉淀”几乎是一边发生着就一边使用了。

合众为一(E  PLURIBUS UNUM)

如果我们注意到1453年这一年份,就大概理解在1492年发现美洲意味着什么了。在欧洲,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分崩离析。整个欧洲大陆都处在蠢蠢欲动和重新整合的过程中。在时隔四十年之后,美洲大陆则为欧洲的整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个空间是“全新”的。所以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在这样一部美国史中,用了相当的篇幅来讨论万里之外的欧洲发生的事情。东西方的连接一旦打通,就无不避免的要互通有无了。而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在讲述美国历史时先将两种认知做了大量的铺垫:

自己做出判断、建立神圣共同体,这是两座思想的高山。它们将在美利坚民族性的塑造上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通过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的讲述可以看到,在美国历史进程中这两座思想的高山是如何构建美国历史的。而且这两种思想,都与个人认识有关。在美国历史进程中,个人与理想之间的争执相当恼人。不过,在这个过程中,妥协和接受是形成共识的必经之路。在讲述美国历史之前,要是没有将人的认知基础描述清楚的话,戴维森也无法为美国的历史进程提供必要的阐释。

“事实上,人的思想和蒲公英的种子是有相似之处的:一颗细小的种子可以粘在探险者的靴子上跨过大西洋,一种保存在人的头脑中的思想同样也可以。只需要几百年时间来生长和传播,一颗蒲公英就可以改变美国的面貌。因此,只要给一种思想同样多的时间,万里之外的大陆也会变的彻底不同。”

在戴维森的讲述中,“五月花号”上发生的一切,正是那一颗“细小的蒲公英种子”。若是在回溯美国历史时,我们不回到这艘船上,不回溯到那个最初的殖民据点时,就无法理解美国历史前进的驱动力。这也是当我们试图理解美国历史时需要一遍又一遍地搜寻那艘在大洋之上颠簸的帆船的原因所在。

阅读《耶鲁美国小历史》与阅读欧洲历史的观感是不同的。在《耶鲁美国小历史》中有一个专门的章节是留给普罗大众的------第三十章《大众》。甚至可以说,《大众》这一章节是《耶鲁美国小历史》的叙述分界线。在这一章节之前,我们还能看到由精英所主导的历史演进和社会变革,在此章节之后,戴维森将美国历史的叙述将目光转向了一个庞大但是无法一一细说的对象:大众。并且从这些大众当中拎出个别人来,作为美国历史叙述中必要的节点。这一章节,戴维森是以1921年为起点的。在20世纪的20年代,不论人们喜不喜欢,不论一切正常与不正常,美国人的生活在方方面面都开始变得和从前不同了。

如果我们足够细心的话,我们会发现在《耶鲁美国小历史》中以“美国人”为主语的叙述是相当之多的。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历史与美国人的历史几乎是重合的。“美国人”构成的多元和多样是需要花费相当的精力才能厘清的。“美国人”既像是一个群体的画像,也可以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尤其是进入20世纪之后,《耶鲁美国小历史》中带有“美国人”开头的句式越来越多了。我想,在“合众为一”的努力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为一”这个目标在20世纪之后逐渐有了更为清晰的面目。在这一片新大陆之上,不同的人和文化,在历经二百多年的时间中,成为了美国和美国人。

戴维森在美国历史的叙述到了尾声阶段时依然还是回到了“合众为一”这个议题上。而且我们会注意到,即便像戴维森这样的历史学家,对于美国的历史进程依然保有一丝隐隐的忧虑。自由与平等----这两个伟大的观念贯穿着、包围着美国的历史,箴言“合众为一”在1782年第一次被铭刻在美国国家徽章之后,就将这两个观念紧密连接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戴维森始终没有忘记在提及美国历史时,多元才是美国历史最主要的内容。而这种多元的现实存在,也正是美国历史中最显著的动力。戴维森不无忧虑地指出:美国之所以独一无二,就在于这个跨越大陆的联邦是一个政治性的联邦。它欢迎多元性,却并未将联邦的基础建立在所有公民想法一致之上。

戴维森在讲述美国小历史时,不止一次的回到“五月花号”上,回到美国草创之时那些先贤们的远见卓识。在不断向前延伸的历史叙述中,不断思索着“美国何以如此”的问题。在追逐这些看似沉闷的问题和认知时,我们或许能意识到在历史进程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是参与的一份子。哪怕只是一次阅读而已!

此种追逐,只是为了想知道而已!

=====================================================

每一本书都在等待它的推荐语!《短书集》

相关文章

  • 往往是普通人自己踏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历史著述不会追逐现在。 尽管在历史著述的写法上有“指桑骂槐”或是“顾左右而言他”的手段。但历史著述在时间线上的描述...

  • 001孩子

    第一季生活 001孩子 终于迈出了第一步,给自己点一个赞吧! 你是普通人,我是普通人,他也是普通人。世界上的人大都...

  • 养成好习惯,过优秀人生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想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是自己往往是三分...

  • 养成好习惯,过优秀人生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都想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是自己往往是三分...

  • 品牌ROBBE&BERKING家具创意天赋生活品质之美

    1975年ROBBE&BERKING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从此专门为合格零售商供应产品,严格选择性地分配到意大利和国...

  •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想要成长, 每天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 想要成长, 每天只能不断安慰自己; 像...

  • 保持良好的心态就好

    如果你努力了,而最终结果,你依然只能做个平凡普通人,那就接受自己,安心只做个平凡的普通人。 如果你能踏...

  • 成长思维第一章读书笔记

    第 1 章思维模式 知识点 普通人想逆袭自己的人生,都会找到自己榜样,这个榜样就是我们人生中起决定性时刻为我们指明...

  • 冥想之余的遐想

    完事开头难 迈出了决定性的第一步 就离成功不远了 思考一个问题 输入 输出 关系 此刻作为一个输出者 给你们灌输 ...

  • 今夕迟暮

    一步一步踏征途 何时走上喜欢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往往是普通人自己踏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nv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