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6:15的飞机,上午9:00就把我们送到长水机场附近的一个集散中心。我们提出想出去逛逛,买点特产,下午再自行去机场。导游一口拒绝,她说集散中心是我们行程中的一个点,让我们服从安排。
一路上,小导游热情洋溢地跟我们讲银杯、银梳、银腰带,讲她的父亲、奶奶和堂弟,讲她自己去各地的旅行经历,还给大家展示她的黄龙玉手镯和貔貅。
与之前的导游不同,她不提游客如何占他们的便宜,而是一直在说感谢,感谢各地游客带给云南人民的商机和收入。她动情地讲过去三年间的艰难生活,和解封之后的繁荣。
老公跟我耳语,说集散中心肯定要卖黄龙玉,我笑他小人之心。昨天的购物店已经买过了,今天应该是自愿。
昨晚,一个同行的姐姐告诉我们,集散中心可以买到所有特产,于是我们早早就睡觉了,只等今天自由购物。在车上,还有人问导游这个集散中心有没有特产可以买,她肯定地回答“你想要的东西,那里都有”。
40分钟后到达集散中心,进门,就是一屋子的黄龙玉。有人转了一圈儿,悄声告诉我们,这些玉的价位,比之前南博会的更高;雪花银倒是没多大变化,还是22.8元一克。可是,款式也没有变化,一样的简单粗糙。
小导游没有要求大家支持,更没有谴责我们不为云南做贡献,她只是默默地靠在柜台上,不时从手机上移开目光,追着我们的步伐。我一个一个柜台走过,想寻找一件能入眼的物件儿,让她不那么落寞和失望。
只可惜,他们的饰品可能都以大为美,与我喜欢的精巧别致背道而驰。老公扯住我去二楼:“不喜欢就不买,没必要勉强。”
我回头看小姑娘,她已经把头埋在手机上。我内心充满矛盾,我不忍心她困顿于职场,又不愿看到她像之前的导游一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心思万千,却只能叹一句无能为力!
到二楼,一个小小的店里堆叠着手工艺品和鲜花饼、茶等特产。但仔细看,每种商品都只有一个牌子,根本没得选择。大家不抱希望地进去,又满怀失望地出来,两手空空。
有人提议去附近的集贸市场看看,哪怕只买一些当地的水果呢。导航显示最近的集贸市场在1.8公里处,大家决定骑共享电动车过去碰碰运气。
一行人浩浩荡荡,跟着导航弯弯转转进了一个小村子,左看右看,都不见任何集市的踪迹。一问,才知道集市只在周末才有。无奈,大家只得原路返回。
那个姐姐一直道歉,说她不知道导游会带大家来这样一个地方,她之前到的是市里那个可以媲美大型商场的集散中心。看她一脸难堪,我们只好掩起满心遗憾,转而安慰她网上什么都有,可以回家网购。
集散中心不提供座位,大家只能站累了蹲一会儿,蹲烦了再转两圈儿。没有怨声载道,大家已经无奈到无语。
再也不来云南了!这是今天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但是其实,现在的语言挟持游客购物,已经是云南政府大力规范整顿后的结果。在此之前,暴力强制事件比比皆是。所有的进步,都需要漫长的斗争和等待。
终于等到接我们去机场的车,大家都松了一口气。至少,机场有座位可以解放双腿。跌坐在候机室,我甚至都没有扯开眼皮的力气。
云南一直是我梦想的天堂,在我心中,这是一个富有古韵的地方,适合慢节奏的生活。在云南,有美丽的传说,有神秘的药草,有淳朴的民风,有善良的男女。
我曾畅想退休后的生活,在山水美景中唱唱歌、看看云、种花、采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把躺椅,一杯热茶,看书、小憩。
回程的飞机上,巧遇一个退休后返聘到昆明的老乡。他已经在昆明十年,目睹了它的蜕变。他说,他相信政府的努力会卓有成效,相信云南会越来越有大都市的风范。
我也相信,并且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