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大家一旦提起供应链绩效不好或者库存较高的时候,大家一致抱怨的对象就是预测不准,甚至压根就没有预测,这样一来,我的绩效差也是心安理得,天经地义。
其实,我们仔细想想,预测不准有其固有的原因,如果不改变机制,预测会永远不准,或者做预测的人就想着他准。
1. 任何预测都是基于一定的假设,而任何假设都会有连个属性,一是这种 假设会不会发生,而是即使发生了影响的程度有多大。而这这两个属性都很难量化,毕竟我们的所处的环境是一种生态环境,不像机械环境,控制好输入,就能很好地预测输出。 进而,所有的预测就是靠猜,而猜的目标不是奔着预测的准确性去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基于自己的位置和里程,如何去增加自己利益,预测高了,至少短期不会被老板骂自己目标太低,而且老板看到高的预测数字,也会内心惬意,尽管这有可能成为他日后的负担甚至是灾难。如果预测低了,老板不高兴,如果缺货,客户不满意。大家在起初,都索性预测高的。而等到库存高筑的时候,有往往矫枉过正,搞库存运动。最后发现,不但库存没有降下去,而且是客户要的都没有,不要的都在仓库里。一命呜呼!
2. 有人说,我让不同的人预测,然后把数据加起来,这只是把有不同的立场,观点和假设叠加起来,也不会起到削峰填谷的修正作用。原因有两个,一,参与预测的人数毕竟不会太大。二,一旦某人意识到,其他的预测会朝着自己相反的方向预测。他就会可以调整自己的预测,预留些buffer当着其他人去修正,这就是饶了一大圈,用看似完美的流程,还是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费力不讨好,而且,更气人的是,这就变成了集体预测,没有任何一个人和部门对预测的准确性负责。
3. 我们的需求量的变化,是由多种因素综合的几个,除了外界event的因素,但就数据本身,也会有不同的模式,比方说或,趋势,震荡,周期,季节等,如果把数据的变化趋势,按以上模式分解开来,每种都很明显。如果房子一起,就没有任何模式可以,大家就只能“三拍“,一排脑袋提供预测,二拍大腿骂人(骂周遭环境多变,或者被老板骂),三拍屁股走人。
那我们应该怎样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呢,我个人有以下价格建议:
1. 让销售对成品库存负责
现在大部分公司,都是销售提供预测,而不对库存指标负责,这就会导致看别人干活不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销售根本就没有提供更准确的预测的动机。如果让销售对成品库存负责,也对客户服务水平负责,手心手背都是人,他就会主动地想办法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机制变了,通常效果会大有不同。
2.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数学的所有的模型都是基于历史数据,利用一个重要的假设(历史将会重演),然后按照一定规律,推算出未来的需求量。 我们都知道,就像我们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历史是不可能准确地重演。 我们要怎么做呢,基于历史数据进行计算,然后对未来智能定性地进行估计判断(比方说,某Event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等。总而言之,就是从计算开始,在判断结束。
3. 降低对预测的依赖
我们为什么需要预测,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生产周期比客户给我们的订单周期要长,如果短或者相等的话,我们就根本不用预测。缩短周期时间,提高响应速度,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