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活的变动,发生了两次和童童短暂分离的事件,每一次分离后重逢,童童都变得比之前更黏人,恨不得时时挂在我身上,一看不见妈妈就会马上失控,哭着喊着找妈妈,这让之前我用心培养的安全感几乎消耗殆尽。
有一次晚上准备哄童童睡觉,给她冲奶粉稍微慢了一点,她就接受不就自个儿在地上哭闹,手里抓住什么都愤怒地扔掉,把奶瓶递给她也遭到拒绝,再递过去就接过来扔掉。
面对这种情况我偶尔也会非常无助,甚至忍不住发一下脾气,发完脾气又会非常后悔。于是捡起地上的奶瓶重新用开水冲干净再次冲泡,然后走到她身边抱起她,微笑着告诉她“妈妈很爱她,妈妈一直都陪伴着她,下次冲奶粉宝贝可以和妈妈一起去,这样宝贝可以看见自己喝的奶是怎么做好的,还可以帮妈妈数一共要加几勺奶粉”,说完她也笑呵呵地拿着奶瓶在我面前晃悠,嘴里吐出稚嫩的“奶奶”两个字,靠在我怀里边喝边睡了。
孩子自恋敏感爱发脾气,是所有婴儿一开始的心理。所有婴儿都觉得自己是“神”,但真实情况是,早期婴儿的能力接近于零,大一些的婴儿虽然具备了一些能力,但他的一切基本需求,还得依赖于抚养者的照料。
所以,当妈妈能及时回应,照料好他的吃喝拉撒睡玩,并能给予情感回应时,小婴儿觉得自己像神一般伟大,他真切觉得,自己的声音一发出,世界就能立即满足自己;当妈妈不能及时给予回应,忽视或拒绝了小婴儿的声音时,小婴儿就立即陷入到彻底无助的状态,同时产生了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
在妈妈给予孩子回应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形成了对妈妈的依恋,所谓依恋,就是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向情感对象打开。
最早提出依恋理论的人叫John Bowlby,他是一个英国的精神分析师。那时的依恋理论是用来理解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的。
他发现,哺乳动物的幼崽自身没有存活能力,而那些成功获得父母关注的幼崽则比较有机会获得照顾,最终存活下来,所以,幼崽会通过哭泣、尖叫、纠缠等方式,来拒绝和父母的分离——我们人类也是如此。“害怕与父母分离、害怕被父母抛弃”,是进化造成的人类的天性。
而对于妈妈给孩子的回应方式不同,孩子表现出来的依恋方式也不同。依恋的类型可以分为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紊乱型。
安全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比较一致的积极回应,而最终我确信这份表达是基本受欢迎的。
回避型依恋,是因为我对你的渴望,得到的是一贯冷漠的回应,而最终我阻挡住我对你的渴望。
矛盾型依恋,是我不能从你那儿得到稳定风格的回应,你忽冷忽热,于是我的情感表达矛盾了起来。
那么这三种类型的孩子还各有什么表现呢?我们来看看家长们去幼儿园门口接孩子的时候,孩子们的状态如何:
安全型:看到妈妈在门口,笑逐颜开,放下手里的东西,朝妈妈扑过去,然后紧紧抱住妈妈。
回避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没什么反应,仍然玩手里的东西。
矛盾型:看到妈妈在门口,显得有些矛盾,看了看妈妈,想过去,但又有犹豫。
对照这三种类型,分析了童童目前属于矛盾型依恋,她需要妈妈,害怕妈妈离开,可偏偏妈妈离开过她两次,而且在近期她暴怒表达自己的攻击性的时候,我也无助地批评过她,所以虽然平时我尽量地及时给她回应,但她也记住了的“坏”。
小伙伴们是不是觉得当妈太难了,哪有全能“好”的妈妈?确实!当“好”妈妈太累了!但是最好是孩子越小,越要精心呵护,给予小婴儿及时的回应,满足他的全能自恋,尽可能减少他无助和暴怒的时刻。“好”足够多时,小婴儿会随着长大慢慢整合。最好是在孩子三岁前学会依恋,学会去信任一个有力量同时善意的情感对象。所以伟大的妈妈们,累也就这两三年!
学会了依恋的人,才会拥抱真实世界;否则一直停留在自恋中的人,容易呆在自己的世界中,并认为自己的世界才是精神的归宿。能力只是自恋的展开,而如果太缺乏关系这个维度,生命仍然会有苍凉感,甚至是致命的孤独感。
实际上,无论是能力的形成,还是爱的获得,都需要不断破除自恋。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发起自恋而最终又放下自恋的过程。
自恋是一颗种子
唯有种在关系的土壤里
才能发芽
在依恋的关系中伸展生命力
这时自恋已经消失
长成了有力量的根
否则,种子
只能在箩子里孤芳自赏
网友评论
让人安慰的是,大多数的成长偏离,都是可以补救的。不焦虑,不紧张,相信童童会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看着文章,不禁会自动对号入座,回想起自己带两个孩子的经历,发现很多时候都忽略了孩子们的一些基本需求。好在现在两个家伙还没有到忽略型依恋的程度。而大女儿现在是极度自恋,也不太搞得懂为什么会这样。
还有一点,千万别以为带孩子就是两三年的事情,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那么大,似乎觉得会轻松点,对不起,你错了。人家正在"享受"比你多两三倍的"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