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原来你长这样 | 《万有汉字》读书笔记

原来你长这样 | 《万有汉字》读书笔记

作者: Derek_Kun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7:03 被阅读0次
    万有汉字

    如果我们知道了造字的逻辑,然后遵循字义的演变逻辑,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更容易掌握一门语言,更深刻理解一种文化?

    虽然世间语言千万种,但人类语言背后共同的逻辑是相通的,只是用了不同的符号和语音等表达方式来表现或者取代。

    符号慢慢演变成了文字,语音慢慢演变成了语言,文字是可以看见的语言,语言是可以听见的文字。我听过先秦时代的上古语音朗诵《诗经》,听过唐朝官话朗诵《静夜思》,还听过宋朝官话朗诵《水调歌头》,我想知道汉语是如何演变的,可语音的资料太难找了,也难读懂,于是从文字开始着手了解。

    当我拿到这本《万有汉字》的时候,惊喜的是书竟然是纵向排版,从右翻页的,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讲述了汉字的造字逻辑和构字原理的同时,还普及了字义演变逻辑,附带了汉字插图释疑。于是一向专业乏味的汉字研究变得有趣可爱了起来。我甚至都推荐给了同事上小学的孩子。

    我们从结绳记事,到刻木记事(云南省少数民族博物馆里展出了上世纪建国初期少数民族以刀刻木的记事木条),再到占卜记事,算是完成前期的文字发源了。虽然这中间是如何从刻木记事过渡到占卜记事不得而知,但目前汉字能追溯到最早的成型文字就是甲骨文了。

    古代原始巫术拿龟壳和牛骨占卜,并将占卜预言刻录在上面,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生活内容不丰富,导致表述的内容不会太多,进而文字都比较简单,所以那时的文字多以物作画,以画为形,直接表述。这就是汉字最初的造字来源,我们成为象形文字。

    从象形引申出指事,可见可意会,即可以看见具体的物体,再指出要说明的部分,就明白意思了,比如上下。指事的方法是通过和具体所指物体的空间位置的关系来表达,由此演变成更抽象的关系表达。

    会意的方法是将两个具象的东西放在一起,由此通过两个简单直接的含义组合成新的含义,只是这样的造字方法内分了两种罢了,一种是象形会意,比如北,就是两个背靠背坐着的人,一种是象义文字,比如男,耕田的劳动力。

    如果用一个字发音,用另一个字表义,就组成了形声字。比如江河,借用工和可的音,借用三点水来表义,便有了新的汉字。

    以上是造字的四种方法,称为“四书”,还有两种是假借和转注。前者是有字五音,便借一个音过来使用,比如“北”,假借为“背”,后者是取同一部首,同意相受,比如“老”专注为“考”,“麦”专注为“来”。这两种方法不新造字。

    有了这样的最初的字库,随着后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生活内容逐渐丰富,有这些字库中的字慢慢由具象的意思延伸出抽象的意义,比如牛,最初只是指代耕地的家畜,后来改变了词性,变成了形容词,意思是很厉害。

    从简单到复杂,不自觉地让人想到了《道德经》里面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果逐渐破解了这其中的演变规律,形成字典或者字库,那么就相对容易学习和掌握了。汉语字典里每个字的解释都是从本义开始的,然后第一步演变,第二步演变...每一步的演变逻辑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

    虽然汉语是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但我想这个方法包含的逻辑是相通的。英语的每个字母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然后组成不同的词根词缀,通过不同的组合又形成不同的词义,再由词义的历史演变成现在的意思,这同样遵循着是从具象到抽象的规律。直到今天,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在不断地创造新的语境和发展新的词义。如果有一种外语的学习或者教授方法是这样的话,我想学习可能是件快乐的事:我们不只是单纯的掌握一种语言,还在学习一门历史,深究一种文化。

    比如goodbye, 再见的意思。为什么是再见的意思呢?考查Goodbye的来源,原来Goodbye本来是God be with you,即「愿神与你同在」的意思,这句说话后来缩写和简化读成God be wy you, god b'w'y, godbwye, good-b'wy, 最后演变成今天的goodbye,据研究最早有文字记载使用goodbye这字的是在1573年。

    为什么我们把“再见”说成“拜拜”?很多人都知其实是源自英语的再见,英语说Goodbye很多时简化为Bye(音近似拜),香港人沿用之,后来写成中文,便用音近的字「拜拜」代表;其实「拜」字不但音近,拜字组成的词语亦有探访和道别之意,如探访亦叫拜访,道别亦叫拜别。(文章来源基督时报)

    可能这样的学习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但是这样学习比较系统全面,也是可以由点到面,由面到点地掌握体系,还能追根溯源,了解来龙去脉,那么用词也相对会精准。

    通过这本书,知道自己所属文化环境的文字根脉,掌握文字的演变历程,由此抽象出的逻辑规律推演到其他语种,进而开展研究,找到一种新的学习方法,这是我读书后的体会和思考。可能有人真的这样做了,只是我不知道,或者没看到而已。

    清末民初的章太炎,赵元任,吴宓等等都是语言研究的大家,章太炎先生甚至用四个生僻字为自己的四个女儿的取名(长女,㸚,二女,叕,三女,㠭,四女,㗊,),并称谁认识便配得上做他的女婿。

    完成这本书的阅读并非我的终点,相反,这只是个开始,后续我会寻找一些研究经典来看,诸如上面三位的著作。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是多么让人着迷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你长这样 | 《万有汉字》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qt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