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

作者: 何似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1-25 09:42 被阅读0次

    我在电话中,又一次跟母亲发生了冲突。这次冲突发生的原因还是跟房子有关,我给她买的新房子是这两个月来频频发生冲突的导火索。之前她在电话里抱怨的时候,我还能尽量忍耐,心平气和地听她唠叨。但是这次,我突然爆发了,我提高了音量,有点凶狠地对电话那头的母亲说:“两个月了,你对新房子没有一点满意的,天天都在吐槽。你要是实在不想住,你说,只要你说了,我就把房子租出去。以后你爱住哪里住哪里,我和姐姐再也不管了。”

    电话那头的母亲久久没有回应。我有点后悔了,后悔不该对母亲说那么重的话,但我还在气头上,我说不出安慰的话语。我借煮饭的名义挂了电话。

    我父亲已去世多年,母亲六十岁以前,一直在市场做生意。母亲没有儿子,只有我跟姐姐两个女儿。姐姐在老家的县城上班,离母亲居住的城镇并不远,开车大概半个小时。而我在广州,离得比较远。

    母亲不再做生意后,我跟姐姐商量过母亲养老的问题。我们一致认为,母亲最终是在老家跟着姐姐养老的,来广州不现实:首先是她语言不通,她除了不会讲广州话,普通话也讲得很差;其次她无法适应广州的生活,她来过几次我家,每次住的时间都不超过一个星期。

    母亲六十五之前,不愿意到姐姐家里住。一是因为她身体还不错;二是因为姐姐的孩子上小学了,她不愿意帮姐姐接送孩子。

    姐姐多次跟她商量,她都不松口。姐姐没有办法,只好接了她婆婆同住,帮忙接送孩子。姐姐的婆婆人很好,很疼孙女,帮姐姐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姐姐其实更愿意跟婆婆同住。之所以先跟我妈商量,一是因为她公公刚去世没多久,婆婆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劲,不愿意到县城住。二是因为我妈迟早是要跟着姐姐养老的,她帮忙带了外孙,住在姐姐家就顺理成章,谁也不会说什么。

    母亲六十五岁那年,突然提出要到姐姐家去住。姐姐很为难,但还是答应了。姐姐和我都了解我母亲:她一辈子都像个男人一样,在外面奔波挣钱,她不喜欢收拾家里,更不愿意进厨房。她一个人住的时候,早上在街上吃,中午用电饭锅煮一锅饭,同时在饭上面蒸一碟菜,吃两顿。另外她还爱挑刺,不管什么事,她总能从她的角度挑出一些毛病。父亲还在的时候,母亲是很幸福的。父亲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家里大事小事都是母亲说了算。即使奶奶偶尔有意见,父亲也会在中间协调好。

    姐姐担心母亲跟她婆婆相处不来,多次跟她说:“妈,家里不用你做饭,也不用你搞卫生,这些我婆婆都会干。但是你不要挑我婆婆的刺。”我每次打电话给她,也会跟她说要好好的跟姐姐婆婆相处,多点理解,对方不是父亲,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包容她。

    母亲答应得倒是挺爽快:“放心吧,我怎么会跟亲家相处不来呢!我们都是失去了丈夫的人,能够理解对方的。”

    虽然母亲说的斩钉截铁,但我跟姐姐还是很担心。住到姐姐家的头半年,母亲除了吃饭睡觉,基本不在家里呆着。她认识了不少新的朋友,整天出去打球、打牌,玩得不亦乐乎。

    冲突发生在半年后的一天,姐夫乡下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是个大日子,是村里土地公公的生日。每家每户在这个日子,都要回到家乡,在土地公的庙宇前烧香祈祷。也是这个日子,村里每家每户都会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

    那年的七月十一,姐姐的婆婆准备回乡下,她要回去为节日做准备。她跟我母亲说:“以前我老公还在的时候,每年这个日子,起码要宴请四桌的亲戚。现在他虽然不在了,但是我一样要这样做,我不能让村里人觉得我老公不在了,我家就垮了。”

    母亲接话了:“你是吃饱了撑着,请那么多人不累啊,现在谁缺你家那点吃的。再说你自己累就好了,还要拉着我的女儿一起累。”

    “亲家,你不懂,这是我们的习俗。你放心,怎么样我也不会累着你女儿的。”

    “什么我不懂,我有什么不懂的,这几十年我走南闯北,难道还不如你一个农村的老太婆。你才不懂,你这个老古董,人死了就是死了,还那么多说法,难道一个鬼会回来吃宴席吗?”母亲只听见对方说她不懂。她这一辈子,最讨厌别人说她不懂。她觉得自己那么成功,十里八乡都有名,谁见了她不夸赞一声。

    姐姐婆婆最受不得人说她老公,她也爆发了。两个老人在家里大战的时候,姐姐还在上班。突然她接到了姐夫舅妈的电话:“金芳,你下班了没,你快到车站来,你婆婆哭得很厉害,拿着行李要坐车回乡下,说以后都不来了。”

    姐姐心想不好,赶紧赶到了车站。姐姐在车站的休息厅里,看到婆婆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舅妈倾诉着。姐姐走过去,扶起了婆婆:“妈,你这是干嘛?先别回去,我休两天假,我送你回去,过完七月十三再一起回来。”

    婆婆泪眼婆娑的看着姐姐:“我想回去了,我想你爸了。”

    “好,明天回去拜祭爸爸。”姐姐对着舅妈使了个眼色,一起扶着婆婆走出了车站。

    姐姐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出去了。冲突的原因和具体过程,在路上,婆婆已经大概说明白了。姐姐给我打了个电话,告诉我详细的情况,说:“再这样下去,我在自己家都呆不下去了。”

    “我知道妈妈的性格,迟早会出问题的,你有时间去看看房子,在你家附近买套小一点的房子给妈妈住,不要在一起。”

    这是我们第一次把买房子的事情提上日程。那年过年,我跟先生带着孩子回家,在姐姐家附近看了十几套房子,但是妈妈都不满意,不给我们买。

    那时候妈妈已经没有在姐姐家住了。那次事件之后,姐姐婆婆回了乡下,再不肯回县城。这样接孩子、买菜做饭的工作就落到了母亲的头上。母亲坚持了一个星期,借口身体不适,回到了镇上。

    姐姐没有办法,把孩子送到了托管班。同时跟姐夫商量,看能不能申请调动。姐夫在我妈住的镇上教高三,工作繁忙,通常周五才回县城。

    姐夫的调动申请了三年,都没有批下来。在孩子渐渐长大,姐姐渐渐习惯没有老人帮忙的时候,单位有同事离职了,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内,姐姐晚上要经常值班。孩子晚上没人看着可不行,姐姐没有办法,找了母亲,希望母亲可以帮忙,但是母亲拒绝了。

    最后还是婆婆不忍心看着孙女没人带,收拾好行囊,到了县城。因为曾经闹过矛盾,姐姐婆婆到县城后,母亲很少去姐姐家。

    眼看着母亲已经快七十了,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去年的时候,我在姐姐家附近买了一套小房子,担心母亲阻拦,我们没有告诉母亲,直到房子全部弄好,可以入住了才告诉她。

    我跟姐姐带着期待,期待母亲看到房子时露出笑脸。但是我们的期待没有实现,从看到房子的那一刻开始,母亲就开始挑刺:今天是沙发太大、明天是窗帘颜色不好看、后天是厨房的电饭煲不好用,天天给我打电话,不带重复的吐槽房子。

    后来有段时间,我一看到母亲的电话,心里就莫名地涌上一股烦躁的情绪,电话还没接通就开始想怎么应对她的吐槽。

    这次电话冲突是因为新房子的锁具问题,母亲在电话里说:“你们两个有没有脑子的,装这样的一个锁,没有反锁,门一打就开。为什么不装人家那种不用钥匙的指纹锁。”

    “那是开发商配得锁,你要是觉得不好用,我跟姐姐说,帮你换掉。或者你自己跟姐姐说也行。”

    “你姐姐,你姐姐有什么用,又送她婆婆回乡下去了。不知道回去干吗?一家人都有病,在城市住得好好的,天天往乡下跑。”

    她继续吐槽我姐姐。这么多年了,她就没说过我跟姐姐的半点好,在她眼中,我跟姐姐工作不好、嫁的老公不好、养育的孩子不好,什么都不好。我的怒气在积攒,最终爆发了。

    挂了电话,我坐在沙发上,久久不能平静。先生在书房,听到了我歇斯底里质问母亲的声音,出来坐在我旁边。抱了抱我说:“你妈是不是不想一个人住啊?她是不是不想一个人做饭吃?你跟你姐姐有没有商量过她吃饭的问题?她那么讨厌做饭,你们都知道的。”

    “有说过啊,给她把厨具都配齐了。一个人做饭能难到哪里去,再说姐姐会经常过去帮她炖点汤什么的。她哪天实在不想做了,还可以打电话给姐姐,去姐姐家吃啊。”

    “你们还是没有明白你妈的想法,一个不想做饭的人,再简单也是不想做的。跟你姐姐商量商量这个问题。”

    先生的话醍醐灌顶,我感觉我找到了母亲这两个月闹情绪的原因。我打电话给姐姐。

    姐姐说:“她又不说,她要是说不想煮饭,我肯定会跟她说到我家来吃啊。怎么知道她这么懒,煮顿饭都不愿意啊。”

    “你没意见,那我打电话跟妈说了啊。”

    “你打给她说吧,吃饭又不是什么大事。”

    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母亲接电话后说了一句:“喂,干吗?”然后就不说话了。我知道她还在生气。

    “妈,我跟姐姐说了,她晚点找人给你换个指纹锁。”

    “哦,随便,你愿意换就换,反正是你的房子。”

    “我还跟姐姐商量好了,你以后不用自己做饭,去她家吃就好了,哪天你要是不去,提前打电话告诉她。”

    “你姐姐同意了,她愿意让我去她家吃饭?”妈妈的语气开始有点缓和了。

    我跟母亲说了姐姐的态度,也跟她说了房子的卫生姐姐会定时去弄。还告诉她电单车充电其实很方便,只要打电话给姐姐,姐姐把存在手机的二维码扫了就能帮她给钱充电。我还问她,还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们都帮她解决,只要她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母亲过了好一会儿才扭扭捏捏地提了另一个要求:她想换部电单车,旧的电单车不好开。我爽快的答应了,说过两天就让姐姐带她去挑。

    母亲的情绪变好了,开始问我吃完饭没有?孩子乖不乖?先生什么时候放假?还提出要跟外孙女通话。

    过了几天,姐姐微信发了个视频给我。视频中,母亲很开心的在电动车行挑选单车。姐姐说母亲这几天没有挑刺了,她还带了几个朋友去看她的新房子,吩咐姐姐买点糖果、水果给她招呼朋友。

    “你是说对了,老妈就是不想做饭,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后,好像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我也是服了她,这点小事闹成这样,早说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姐姐在微信里这么说。

    我仔细想了想,还是先生说得对,先生说:跟老人沟通,你要了解她的需求,不要按照你们的心情办事,要按照她的心情办事。你跟你姐总说你妈为什么不直截了当的提出她的要求,她这么要强的人,好强了一辈子,她怕说出来,你们拒绝她。

    跟老人沟通真的没有想的那么简单。老人经历过生活的风风雨雨,他们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验,他们希望把这些积累了一辈子的经验都传授给儿女,让儿女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但是社会变化太大,他们的经验在儿女看来,大部分是不适用的。当儿女不再把老人的话当回事,老人会产生很强的挫败感,觉得自己没用,觉得自己已经被社会抛弃。

    俗话说:“老人如小孩。”其实这就是告诉我们,老人跟孩子一样,要哄、要顺她的意,即使是拒绝她,也要顾及她的心情。在跟我母亲地沟通中,我发现如果我能拿出对孩子的耐心来对待她,沟通还是很容易的。

    母亲的问题解决了,我心里的重担也放下了。这几年,每每想到她一个人住在镇上,没人照顾,心里总不是滋味。老有所依,这是每个老人都希望得到的。希望我老的那一天,也能够有所依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吵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qw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