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于《淮安日报》2005年3月19日。作者:韩同友 张同刚 王德勋
“建立一个充满爱心的和谐社会,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这是一位男学生在听了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邓如陵教授“感激宽容与和谐”讲座之后写给老师的话。该院近两年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教育系的老师为主体,创造性地建立了心理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心理问题研究“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三者互动结合,为学生编织起健康教育的“花环”。
淮阴师范学院的课堂教学包含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除“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外,还由专业教师开设了“社会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心理卫生与咨询”、“网络与心理健康”、“女性心理学”等8门选修课。学校购置了大量心理课件及资料,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的录像、图片、专业音乐,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每年有1500余人次选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课外,以大学生心理协会为载体,每学期都开展很多活动,如举办心理健康辅导报告、讲座,仅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周”就吸引了3000多名学生参加;办好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设了“心理课堂”、“校园‘心’闻”、“心海浪花”、“案例分析”、“心灵家园”等专题。
淮阴师范学院建立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心理咨询队伍。据了解,该院心理咨询教师队伍是由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和医学教师组成,共有专兼职教师16人。根据个人的不同专业优势,分为学习心理辅导、职业心理辅导、人格心理咨询、恋爱与性心理咨询等方面。学院在三个校区分别开通了3条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挑选有专业知识和一定经验的师生,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该院拔专项经费建立了三个心理咨询室,有3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和6名兼职教师,每天下午都坐诊“开业”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思想疙瘩、心理问题后,自觉来这里“开锁”、“透气”。近两年来,学生到心理咨询室寻求咨询与帮助的达2000多人次,通过手机短信咨询、电话咨询和E-mail咨询的达600人次,咨询室及时对近20名学生进行了危机干预。该院还举办了“如何迎接考研”、“怎样面对就业压力”、“人才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等为主题的大型户外咨询活动,被学生们称为“及时雨”。
该院还成立了“淮阴师范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同时也为心理咨询教师提高学术水平提供了平台。研究会每年坚持召开一次学术年会,交流研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对策,既活跃了学术氛围,又促进推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