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6分
醉 汉 (台湾 非马)
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
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
(1997年2月5日).
A.前五句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醉汉酒后神情恍惚、走路左摇右摆的神态。
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形象地说明醉汉酒后已被酒精麻醉20年,难以自拔。
C.诗的最后三句回答了人们的疑问,醉汉之“愁”的原因在于思念“母亲”,却又长时间的骨肉分离。
D.诗中“短短的巷子”喻指台湾海峡,“母亲”则指祖国,“醉汉”喻指远离祖国的游子。全诗篇幅短小,内丰涵富,表达了痛心分裂、渴望统一的感情。
答案:B“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表层意义是写醉汉的蹒跚步态,实际上是以脚步与时间的对映,形象说明回归路途之遥远与回返之艰难,这种象征蕴含的咫尺天涯的悲剧意识,这是时代的悲剧,也是人生的悲剧。所以B是不恰当
•《醉汉》是台湾诗人非马的一首小诗。整首诗仅十行四十字,然而内涵丰富,意境优美,读来韵味悠长,如饮美酒,让人爱不释手。诗的前五行集中描绘了一个醉汉一次醉酒后回家的形象。“短短的巷子”被“走成”了“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十九个字就把醉汉酒后精神恍惚、左摇右摆的神态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来。六、七行则从时间上进行揭示:“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这不是醉汉某一次醉酒的经过,而是几十年生活的一个特写镜头。自然,这会让读者产生一个疑问:醉汉是一个醉鬼,沉湎于酒中,还是其心灵受到了某种煎熬,承受着无法言传的痛苦?前者会让人不耻,而后者,则具有某种震撼人心的美感,这正是作者所要诠释的。接着读下去:“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子对母的深深眷恋之情,跃然纸上。
•这是诗的表层意象传递给我们的印象,进一步理解,非马是台湾诗人,海峡两岸至今未能统一,国家分裂,骨肉离散,这中间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又有多少伤心的故事!一股能以言传的复杂情绪被作者以短短的四十字含蓄而又深沉地传达出来。从这个角度,很容易看出主人公(醉汉)其实是远离祖国怀抱的游子的象征;而母亲,正是对祖国的亲切称谓。海峡两岸,隔海而望,距离是有限的,作者把它比作“短短的巷子”,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有限的距离却被无限拉长,成为“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并且是“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长时间的跋涉和渴望,却未能看到祖国的统一,这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呢?痛苦还是失望?这就留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从而也拉近了读者与诗的距离。最后,作者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这里,“努力”是必要的,也是一个游子对母亲(祖国)的最热情的回报。
这首精致的小诗之所以美丽感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人称转换运用得很巧妙。前七行的主语由题目构成,可以看作第三人称(醉汉),即“(醉汉)把短短的巷子/走成/一条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此时,作者(读者)和主人公(醉汉)的生活或者情感上还保持着一定的理性距离,然后在最后三行,作者开始揭示主题:“母亲啊/我正努力向您/走来”,第三人称也顺势转换为第二人称(母亲-您)和第一人称(我),这样,作者与读者与主人公(醉汉)一起融为第一人称(我),彻底剔除了作者,特别是读者心目中人为的距离,达到了一种水乳交融的境界,进而使主题得以揭示,情感得以升华,小诗的结尾也因而显得别有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走来”一词把镜头拉近,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信心。
总之,精致的外在形式,圆熟的表达技巧,以及诗所不可缺少的激情,共同构成了这首小诗的亮丽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