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36138/c13466bcc6c9b31d.jpg)
1,
今天上午九时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随着倍受关注的‘’月宫一号‘’舱门缓缓开启,刘慧博士等四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舱门,‘’月宫一号‘’总设计师,‘’月宫365实验‘’首席科学家刘红教授宣布:
月宫365实验计划圆满完成。
月宫一号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红教授团队于2013年10月研发成功,是一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的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人类生活所必须的物质,如氧气、水和食物,可以在系统内循环再生,为人类提供类似地球生态环境的生命保证。
2014年,刘红教授团队曾经完成了105天的我国首次长期高闭合度集成实验,标志着我国成为了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掌握了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世界上首个由‘’人——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四生物链环人工生态闭合系统的成功建立。
对于此次月宫365实验计划,刘红教授说:它‘’实现了闭合度和生物多样性更高的‘’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生态闭合系统的长期稳定循环运转。这对于人类实现地外长期生存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一大步。‘’
在刘红教授的发言中,我关注到这样几个词汇:‘’长期、稳定、循环、运转。‘’
在直播中,有网友留言:我还以为是在太空呢?
不知道这位网友的想法如何,但此次月宫一号365实验成功的重大意义,就在于为未来人类实现地外生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地外生存,是多么美好的想像,人类有一天真的会在地球之外找到适合我们生存的空间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月宫一号实验成功,真能用得上那句名言:月球一小步,人类一大步。
就今天而言,一切娱乐头条,都应该让位给这条‘科技头条’。
这是闭合舱内自产的蔬菜
![](https://img.haomeiwen.com/i8836138/fc702db7f21acf30.jpg)
2,
人类对于地外生存的探索由来已久。早起可能缘于人类对于地球起源的探索,当人类意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好奇心: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宇宙中是否还有我们的同类?
霍金离世前留下的关于地球在两百年后会毁灭的预言,让人类探索地外生存之路显得更加必要而又紧迫。
特斯拉红色跑车在火星轨道上的高速运行又给人类探索划上一抹浪漫的色彩。
而我,更喜欢科幻作家刘慈欣写给他女儿刘静的一封信。
在信中,刘慈欣写信给生活在两百年后的女儿,幻想那时人类已经愉快的生活在外太空。人类已经征服了死亡,科技发展让互联网和人脑相连,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和职业已经消失,人们不为求知而学习,不为谋生而工作。生存的环境虚实相依:静,可以依山傍水,看日落星河;动,可以走入虚拟的现代化城市,感受现代化生活。
人类真的会有那么一天吗?
月宫一号365实验成功,给了我们一个乐观的预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