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2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2

作者: 聶楓 | 来源:发表于2022-07-22 18:51 被阅读0次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修德是修自己,观是为了建立与他人共修的能力。

“观”的目的是为了修德。放下自己,增益他人,就是修德——这是在“共情”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去理解别人,约束自己不压制别人。把自己放下,才能从个性回到共性,对外界感同身受。

古人观人或师父收徒,要从九个方面看此人的心性:

第一,远离他、呵斥他,观他是否忠诚?

第二,亲近他、赞美他,观他是否谦卑?

第三,不断让他做繁杂的小事,观他是否有才能、有敬畏?

第四,用突发事件考验他,观他是否有机敏、有担当?

第五,限定期限交付差事,观他是否守时、守信?

第六,委托钱财,观他是否清廉?

第七,让他感受危险,观他是否变节?

第八,给他巨大诱惑和机会,观他是否守法、守戒?

第九,让他处理别人的麻烦和问题,观他是否有慈悲、不居功?

“观”是观察、认识、理解和共情,而不是评判、改变、指责与打压。人潜意识里总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会不自觉地想改变别人,而不是改变自己;会尝试让外在变得恰如其分,而不是让自己变得恰如其分。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由自在是生命最快乐的状态——自己想自由,就要给人自由;自己想自在,也要让人自在。所以,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道是源头,既是规律,也是边界,人在界限内,才能安全自在。

观察、认识、理解和共情,既能与外界良好合作,也有助于深入了解自己;而评判、改变、指责与打压,则不自觉地站在高位,强化个性往往就是突显自私本性。共情,是慈悲的基础,是高超的智慧。很多人一辈子活在自己编织的梦境里,在自是、自见、自伐和自矜中,败坏了人缘,断送了机会,也消磨了福报。

世界是有回音的,我们不评判别人,也不会被评判;我们宽恕别人,也必将被宽恕;我们内观改错,别人也会随之修正自我。修德是修自己,而不是修他人;观是为了建立与他人共修的能力,是为了借假修真——外物不停变幻,人会变,物会换,事会散,只有一颗真心常在。遇人修心,遇事修性,才是观的意义。

                      ——易轩

                    2022.7.22

相关文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修德是修自己,观是为了建立与他人共修的能力。 “观”的目的是为了修德。放下自己,增益他人,就是修...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对于天道五德的真髓要真修实证。 这个“修”字即修真、修余、修长、修丰、修普。修德于身重在“真”。...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大道不是别的,而是无限的爱,爱洒天下,有德者有得。 最好的教育无需多言,做得到的磁场比说得好的影...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6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一旦失去中和,就会被万物反夺其气而害生。 人类因万物而能生,但很多人也因贪恋万物而得死,这是因...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7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万物历尽繁华也必归之于道。 肉体有形,有形之物就有生老病死,因此有壮就会老,有老就会死,这是肉体...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掌握和谐与平衡,才能将强大的生命力呼唤出来。 一路走来,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和谐的家庭。家不在贫富,...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2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柔弱代表生机,坚强预示衰竭。生命的密码是...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3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人生百年就是在不断修练“大智微明”智慧的过程。 道用“大智微明”的智慧,“润物无声”的方式,精准...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14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柔弱到极致心中便无我从强! 懂得在关系中修和谐,才是真修炼。 能守住天生的和柔之气,不但能以和气...

  • 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8.5

    今天分享国学智慧:真正的柔弱者,不是懦弱无能。 而是智慧远超常人,却无意与人计较;威力远超常人,却无意向人炫耀;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恩师父分享国学智慧7.2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xv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