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例子,你用自己的工资消费的时候,是很慎重的,有时候还不惜花时间和精力货比三家;但是,你投资的收益却得不到同等的待遇,属于花钱不眨眼的类型。
为什么同样是同等数额的资金,却受到如此的不公,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心理账户"。
由于消费者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
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你无形中在心里设立了几个账户:消费型账户、投资性账户、随机性账户等。它们有序地运行着,相互独立。
其实这就是一种认识上的偏差。却偏偏指导着我们的行为。我们要如何纠偏呢?
首先就是认识这些账户。
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每次的消费,我们都有意识地分门别类。例如说,暑假来临,我们是用这笔钱去旅游,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涨见识;还是利用难得的连续时间段,报班学习,给自己充电呢?
这里就看你心里如何划拨这笔经费,你认为它是属于投资性质的,你可能就会选择充电;若是消费类的呢,你自然就会好好犒劳自己一番。
不同的心里活动,决定了你的行为。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账户找出来。
接着就是刻意练习。
说实话,这是反人性的。因为我们最舒服的状态就是随心而动。我想说的是,你在纠偏以后,获得的幸福感决定远超现在。
举个例子,你用消费型的账户买了电影票,开场后却发现:这片和你的预期相差太大,属于烂片的档次。那么你就要告诉自己,这票钱已经是"沉没成本",要果断地站起来,离开影院。因为你要调用你的"投资性"的账户,剩下来的时间依旧属于你自己。而不是赔了"金钱"还折了"时间"。
总结一下。"心理账户"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要承认偏差的存在,然后再通过合理的调整,让自己在不同的账户中来回自由切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