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我们坐在了桌边,饭菜都摆在了桌上,准备开饭,我们喊宝宝一起吃饭,而他却从玩具柜里取出了玩具,拿到了沙发上去玩。
我们对他说“开饭啦!”,他无动于衷,没有一点反应。于是我们就开始吃饭,过了一会儿,他拿着玩具来到了我的身边,拉着我的袖子,请我跟他一起玩,我对他说“我在吃饭”,他马上发起了脾气,暴哭起来。
我们全家都不理他,继续安静认真地吃饭。他见拉我未果,又去拉他的妈妈,结果她妈妈也同样平静地回复“我在吃饭”,他非常委屈地哇哇大哭,觉得大家都不理解他。我们不看他,也不跟他说话,继续吃着我们的饭。
其实他在这个期间一直在观察着我们的反应,你退一步他就进一步,最后看我们没有一丝一毫的动摇,他知道这样做没戏,这个办法没有用,坚持这招并不能得到他想要的。
哭了一阵后,他主动地依在了他妈妈的身上,静静地粘着妈妈。我们问他“想不想吃饭?如果想吃的话,就坐在餐椅上,如果不想吃,那我们吃完后就要把饭菜收起来了,你只有等到晚上才有的吃了,中途饿了也没有得吃”。听了我们的话,他有点动摇了,身子往他的餐椅上靠近。
这时候我们马上用夸张的表情和语言配合起来,“你是自己能做上餐椅吗?我觉得好像有点不可能吧!”被我们一挑战,他的兴趣马上来了,欢欢喜喜地爬上了他的餐椅,开始了他的午饭。
通过这件事,我们知道了,当孩子不按常规办事时,不能让他形成习惯,用这个杀手锏“我只要大叫就能得到我想要的”,来赢得我们的关注。我们的态度就是不打不骂,甚至不评判,只是陈述事实,一切都让他自己判断,自己决定,最后自己承担后果,在和风细雨中自己悟到道理,让他为自己负责。
培养他的认知,也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