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池上日记

池上日记

作者: 一颗懒蛋蛋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21:31 被阅读90次

一拿到蒋勋这本《池上日记》时,我的心情无以言表。书的封面上那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印入眼帘,让人不自觉的心向往之。“池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为什么叫池上?带着疑问翻开了这本书,又一次被这片未曾收割的一百四十五公顷的稻田、收割过后的景象所震撼,真美是我所能想到的词了。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这里看看。

知道蒋勋还是几年前的广播里偶然听到的“蒋勋细说红楼”,听了一点,印象不错,只是对《红楼梦》不怎么感兴趣,也就没了下文。没想到,再一次有缘结识这位作家的新作品让我对他充满了好奇。蒋勋是谁呢?他是《联合文学》社长,《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喜欢以绘画、摄影、文学的方式阐释生命的美好。散文《孤独六讲》、《生活十讲》、《品味四讲》,小说《因为孤独的缘故》。

林青霞评价蒋勋说:“蒋老师是我唯一的偶像。他的声音是我的半颗安眠药,能给予内心安定的力量。”

席慕蓉说:“蒋勋是我们这个时代踏入艺术门槛的最佳引路人。他为我们开启的,不只是心中的一扇窗,更是文化与历史长河上所有的悲喜真相。时光终将流逝,然而美的记忆会长存。”

《池上日记》讲述的蒋勋在池上这个以“池上便当”出名的村子驻扎的日子,有文字、有照片,画面感极强。

“这几年,一到周末,池上游客就多起来。如果是超过三天以上的连假,涌进来的人就更惊人。游客如潮水,小小的乡村,原有简朴宁静的生活自然被淹没了。”一天八千个便当,村子里总共有六千人口,算是最形象不过的了。很难想象如果把两倍的人放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到处拥挤不堪,出门交通堵塞打车麻烦,陌生人充斥着这里,饭馆里到处是喧哗声,短暂地时间内可能会很喜欢,时间长了怕是难以接受吧。那么,池上的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有些人习惯了的清静被打破,有些人的饭馆因为游客的增多而创收不少,有些人任性的关了店铺躲开这场热闹,有些人欢天喜喜地迎。有人要赚钱,有人不想赚钱,有人想生活,有人为了生活,各有各的目的啊!

“吉本的四神汤,池上的米,玉蟾园阿嬷做的豆腐乳,关山的蜂蜜,富里陈妈妈的‘手路菜’,家家户户自己吃的萝卜干,腌橄榄,枇杷,木瓜,梅子”如果你问蒋勋他在池上最喜欢的食物是什么?想必他一定会这样回答吧。虽然没有优美的文字去形容这些食物的味道、样子,可是这些地名、人名却给了我们异样的熟悉感。真想尝尝这些食物,随地而坐,用手擦两下果子,嗷呜一口,满嘴的汁水,只是想想都很满足呢。

蒋勋的《池上日记》里有的是他在池上生活的印记,他在池上的感悟,那些图片和文字让我读了以后非常神往,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池上!

池上日记

相关文章

  • 池上日记

    一拿到蒋勋这本《池上日记》时,我的心情无以言表。书的封面上那一片绿油油的麦田印入眼帘,让人不自觉的心向往之。“池上...

  • 《池上日记》

    蒋勋老师的《池上日记》终于在大陆出版了。这两年陆陆续续在各种媒体听到他的访谈,讲述这段在池上的驻村生活。虽然对书中...

  • 风景如画

    《池上日记》刚看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这本书是一个叫池上的人写的日记?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才发现自己错...

  • 静下来,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读蒋勋老师的《池上日记》,一位美学家带我们走进一个”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的地方——池上。 他在池上住的是一个带院子的...

  • 分享《池上日记》

    每当与一本新书邂逅,总有一定的缘由。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兼中秋节的那天,大学生村官报的一位编辑朋友在他的朋友圈发...

  • 读《池上日记》

    开心时读书,不开心时也读书,最后都能有一样的回甘,心中都能有一样的欢愉。 今日出于某误会,耽误了半天的愉悦心情,所...

  • 读书:《池上日记》

    《池上日记》,蒋勋老师的最新作品,适合慢慢阅读。 一个小小村庄,在蒋勋老师的笔下,处处都是美好。 刚长出的秧苗、抽...

  • 池上日记(三)

    在高铁上有一节7号车厢专门留给老人、身体残障的者,盲人、孕妇或者是使用轮椅的乘客。这里有比较宽的走道,经过特别训练...

  • 池上日记(一)

    一大早看到一个蒋勋老师的视频《学习慢慢跟自己告别》,老师在镜头里头发已经从花白变得全白,不过精神依然那么好,步履稳...

  • 池上日记(二)

    蒋勋先生在池上的住所是一间学校教员的老宿舍。红砖墙,黑瓦屋顶,草绿色的门窗,长方形的厅堂里,圆形木桌,高脚圆凳,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池上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izh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