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人称叙述一所房子。
下了出租车,我提起行李焦急地穿过一片街巷,来到日思夜想的房门前,却在手即将轻扣门栓的瞬间,迟疑了。
我退后几步,平缓着呼吸,望向近在咫尺的老宅。
正值盛夏,红色砖块的墙面爬满了绿色的爬墙虎,叶片随微风飞舞,竟有了有别于其他旧宅的灵动和美感。
房的正门口,依旧是那扇锈迹斑斑的铁门,门栓安静的依靠在门板上,仿佛从未被惊动过。铁门的左侧,是方方正正的深绿色信箱。小时候,我无数次惦着脚尖,把小手伸到报箱里取信件。
爸爸的笔迹总会给我惊喜,也许随着信件,很快我会收到爸爸邮给我礼物。
大门口的石子路延伸向我站立的方向,仿佛在催促我的脚步。我叹了一口气,提起箱子,向大门走去……
二、第三人称叙述一所房子和站在门口的人
她在街口看到了老宅前站立的他,不知不觉眼泪已经模糊了视线。
有多久没看到他的身影了呢?自从他去了海岛,十年来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这次,如果不是……
她倔强的抹了抹眼睛,生怕他回头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样。
当她再次抬起头,不知何时,从树枝的间隙,一束夕阳斜射在他身上,他身侧投射出一条长长的影子。
相比之下,老宅越发深沉和肃静,如同一位不动声色长者,随时随地敞开怀抱等候子孙的归来。
她张开嘴发出几个莫须有的声音,又哽咽了。她想起自己第一次走入老宅的情景,和蔼的公婆,整洁明亮的客厅,烟火气的厨房,还有身后守候的他。
如今,老宅依旧,却物是人非……
三、更远的第三人称叙述一所房子和站在门口的男人、女人
他摇摇晃晃的来到老宅所在的街巷,抬头望去,三三两两的人群走来走去。他懒得盯着这些人的脸辨认,天旋地转的状态让他睁开眼睛都很困难。
——昨晚酒醉,只睡了三个小时。早上,他挣扎着爬起来,糊里糊涂的。没办法,今天还要粉刷老宅,为了养家糊口,他必须亲力亲为。
走到距离老宅十几米远的时候,他看到老宅主人的儿媳妇提着菜在树荫下张望着什么。
顺着她的目光,他发现了老宅门前有一个中年人提着箱子若有所思。
他头疼欲裂,只是感到奇怪,却无力深思,继续向前走。老宅年久失修,屋内墙皮脱落严重,他受雇粉刷墙面。
起先他想给这家人带去一丝暖意,把一楼客厅粉刷成亮黄色,却遭到了拒绝。
“还是——白色吧!”老奶奶说。
怎么说呢,作为大老粗,他还是替这家人感到忧伤。屋子里充斥着衰老的气味,空间安静得叫人发狂。
偶尔,他需要哼几首曲子,或者故意咳嗦几声证明自己没做梦,而是站立在现实世界。
老宅位于这座城市的老城区,随着低价攀升,价格不菲。但是,即便价格不菲,他也不愿在这里久留。
对他来说,这座老宅更像“监狱”——不论里面的人的思想和做派,还是陈设都停留在80年代。
那种时光失效、与世隔绝感受令人心生畏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