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谈
距离上次完整阅读一部中长篇小说,已经有8年之久了。
进入大学后的日子,感觉整天都是总忙的,但凡遇到稍长的文章,不想去碰,更不想在它上面去花费自以为宝贵的时间,所以这些年一直处于对中长篇文字极度欠缺的囧境中。
前几天在一次和朋友无意的交谈中,他发送了“解忧杂货店.txt”给我,并极力向我推荐这部小说,说实话这个标题对我是没有多大吸引力的,当时心想:估计也就是什么心灵鸡汤类的吧;没多想,把它扔进了回收站。
也不知是什么力量,促使我在百度中搜索了这个小说的名字,看到排名的我大吃一惊,这个标题看起来没有多少诱惑力的小说居然位居小说榜首?我又把那个被我丢弃在回收站中的“解忧杂货店.txt”找了回来,看就看呗,又不是没看过小说,对吧!
阅读中
读小说第一章《回信放在牛奶箱》,说实话看得有点后背发凉,还曾情不自禁地发了条朋友圈,以为这小说又是东野圭吾一贯的悬疑风格。读完第一章,无感,无普通奇幻小说无异,没什么特别的。
读完小说第二章《深夜的口琴》,不禁在心中暗自拍手叫绝,妙!妙!妙!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点和不同的人物上将两件关于这间杂货店的事聚集在了一起。脑袋里构造了一条粗略的时间线,嗯,两件事顺理成章地在“40年前”接续在一起。
第三部分《在思域车上等到天亮》,杂货店的主角终于全场了,这一部分是连接40年时空的核心部分,老人的每个动作都不虚设,为后文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在看完故事之前,我还在想,之前老人为什么会收到一张空白的信纸?有何意义?看完故事后,只能在心中对自己冷笑:你还是太年轻!
阅读后
5个章节围绕时间线环环相扣,在这条时间线上,人物并不按时间先后出场,看似凌乱、发散,最后又回归到时间线上。
仅仅以三个小偷作案后在杂货店藏身一晚的这点时间,让我看到了40年时光的变迁。
故事中每一个场景、每一个人物都不虚设,好像在冥冥中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散开的碎片聚拢,对情节起到了层层推进的作用。借用文中原文:“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之间有甚么关联,好像有一根肉眼看不到的线,有人在天上操纵着这条线。”
这是一部什么小说?
如果从三个坏家伙给咨询都的回信和咨询者后来的行动而言,这是一部激励人奋进的小说。
如果从浪矢杂货店和丸光园的关系而言,这不就是讲了两个最初想私奔的人那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么?
未完。
(好久没写这么长的文字了,暂时就写到这里,目前手头又有事情要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