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高手,从来都是极具“同理心”的人!

高手,从来都是极具“同理心”的人!

作者: 赵国强哥 | 来源:发表于2020-11-02 11:38 被阅读0次

1、在一个越发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品类层出不穷。物美价廉,不再是用户购买的唯一标准,而是上升为它怎么给我带来满足感、幸福感、尊重感、拥有感?

所以同理心,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做起来并没有这么简单,需要你放下偏见,放下架子,真诚地跟用户去交流。

偏见和架子,说到底是内心的傲慢,这份傲慢可能来自于职业、教育经历、教育水平、原生家庭。你甚至有时候无法察觉到,但是它却真真实实地存在。这不怪你,因为任何人都避免不了。难得的是你以为你知道,其实你不知道。

常见的思维方式可能是:我觉得XXXX,我认为XXX,我感觉XXX;他们一定也是这么想的!用户不理解我,都是傻X等等。

搞不懂拿不准的时候,不妨先把产品投入市场试试反应,看看哪个点子、哪个设计用户更喜欢,通过数据和反馈来佐证你的判断。

经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户,体验自己的产品,看看哪里有改进的地方。

比如同样是卖栗子,我们在线下买栗子的时候,栗子的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线下点很多。卖点是谁的栗子皮更薄、甜度更高、个头更大,但是这种竞争永远没有尽头,没人能说自己的栗子是全中国最甜的。这种情况下,产品的卖点就没办法被用户明确辨别。

而三只松鼠卖的是吃坚果的一套完整体验:一袋栗子,会附赠一个果壳袋,方便用户收拾吃坚果过程产生的垃圾;附赠封口夹,在一袋栗子吃不完时,用户可以把开口封住,防止栗子受潮;附赠湿纸巾,用户吃完以后可以擦手,免去了专门洗手的麻烦。

提供一整套完整的产品体验,让过去单卖产品的模式显得苍白无力,栗子的甜度和大小也不再是用户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马化腾曾这样分享过一段话:产品研发中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研发者往往对自己挖空心思创造出来的产品像对孩子一样珍惜、呵护,认为这是他的心血结晶。

好的产品是有灵魂的,优美的设计、技术、运营都能体验背后的理念。有时候开发者设计产品时总觉得越厉害越好,但好产品其实不需要所谓特别厉害的设计或者什么。觉得自己特别厉害的人就会故意做一些体现自己厉害,但用户不需要的东西,那就是舍本逐末了。

在研究过程中,腾讯形成了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浏览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这个方法看起来有些笨,但很管用。

在研究用户需求上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想当然地猜测用户习惯。比如有些自认为定位于低端用户的产品,想都不想就滥用卡通头像和一些花销的页面装饰,以为这样就是满足了用户需求;

有些自认为定位于高端用户的产品,又喜欢自命清高。其实,这些都是不尊重用户、不以用户为核心的体现。用户群体有客观差异,但没有所谓高低端之分。

不管什么年龄和背景,所哟人都喜欢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这是人对美最自然的感受和追求。

2、如果你只是简单的把“同理心”理解成用户与产品,消费者与商品,那它的内涵就小太多了。它可以应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比如亲密关系,你是否理解女人为什么不开心的时候,就喜欢逛街买买买,吃甜点?你唯一需要做的是,陪着她逛街,帮着她买,喂给她吃,逗着她开心,给她力量和温暖。

而男人疲惫的时候,只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抽烟喝酒,一声不吭不被打扰?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不要管他,让他一个人待着。或者陪着他聊天,倾听,不要打断他。如果给他一杯热水,就更好了。

目力所及,无论电视剧还是现实中,疲惫一天的中年男人都会坐在楼下,欣赏月光,抽支烟或者打一把游戏再上楼,因为一旦上楼,面对的可能是喧嚣的哭闹声、电视声。

比如你是否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即便有了微信支付,还是不敢用?

因为没人教给他们,他们不会用。正因为没人教他们,没人给他们安全感,让他们误以为微信支付一不小心就可能划走了辛辛苦苦挣的钱。

我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在家里耐心的教给他们用,并且以提问题的方式来检验是否学会了?

“如何打开微信支付?”、“你买菜需要支付10元钱,需要怎么办?”、“亲戚想要还你份子钱100元,你应该如何收?”

只要你没有输入密码,钱就不会被划走,永远是你的。移动支付,是大趋势,活到老学到老。

你是否理解,为什么有的爸爸妈妈宁愿自己吃剩菜,也不舍得丢掉?

我们90后的父母,基本都是70年左右出生,完整地经历过文革,有的甚至经历过“三年大饥荒”,幼时的贫穷和饥饿记忆会伴随终身。这种记忆不会因为生活条件好而消解。

他们看不惯奢侈浪费,不追求品牌,追求实用主义。鞋子穿的舒服就好了,衣服穿的不拧巴就好了。

作为儿女的,应该怎么做呢?吃多少,买多少,盛多少,尽量顿顿清。

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父母,只是简单地认为是“小气,不大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同理心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我们长大以后跟任何人的相处模式,都源自幼时与父母的相处模式,即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孩子的关系,它会是温暖的,也会是冰冷的。会是自信的,也会是自卑的。会是快乐的,也会是压抑的。”(推荐大家读以下这三本书,你会更理解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对人一生的影响。)

父母恩爱、家风民主的家庭(这无关贫穷与富有)往往会塑造自信、温暖、乐观的孩子。而这种孩子对生活的体验,往往也会更深刻。

因为很多时候,像我们这样生长在都市文化中的人,总是先看见海的图画,后看见海;先读到爱情小说,后知道爱;我们对于生活的体验往往是第二轮的。

你,也是这样的人吗?

以上

强哥于北京

2020年11月1日

写了这么多,我先说下这篇文章的源起吧。这是大驰《玩命读书会》的作业,我们200+人一起,每周读一本书,每周输出一篇文章,必须是书中的内容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这篇文章是《科学创业》里提到的一个观点给我的启发,即“做产品,要验证产品的用户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这里提到了“同理心”。

而关于“同理心”,也是我日常思考很多的问题,这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用到很多。

李佳琦的走红,也更让我思考“同理心”的重要性。他深刻理解女生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并且自己直接上嘴就试,给出最亲身体验的感觉。这种“同理心”式的销售何愁不火呢?

其实我挺佩服大驰(视频号@大驰的思考空间)的,他有超乎同龄人的认知和努力,每天不是在读书,就是在拜访各路高人。而且通过视频的方式输出出来。

如果你也喜欢读书,喜欢不断思考,期待通过阅读—输出/实践的方式来让自己变得更好。

如果你也笃信长期价值,笃信知识改变命运。

我建议你也报名参加我们的读书会吧。一年共52周,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在未来的一年里至少阅读26本书,输出26篇文章。

对了,这还不包括好书找好书,衍生的书籍。比如这本书就会衍生出《精益创业》、《腾讯传》、小米传《一往无前》。

而最为关键的是在这里,我们有各行各业、各个国家的小伙伴,一起交流。

这哪里是简单的200多个同学呀,而是最性感的灵魂,最向上生长的,对未来充满期望,努力奋斗的年轻人!

不信,你看他们一年之后会有多大的变化?

对了,可以直接扫码报名,我也会送给你一个盲盒哦。我珍藏的好礼物。

相关文章

  • 高手,从来都是极具“同理心”的人!

    1、在一个越发强调“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时代,商品琳琅满目,各种品类层出不穷。物美价廉,不再是用户购买...

  • 同理心与想象力

    通过同理心感受到用户需求,并通过想象力将这种同理心转变为极具社会潜力的商业创意,是极具商业创意的领导者所具备的能力...

  • 将心比心,方得人心

    张爱玲说过: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细心体谅他人 极具同理心的人 总是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 这种将心比心的善良 由...

  •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

  • 修炼事项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 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敛,温情,善...

  • 同理心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而是

    关于同理心的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吗? 什么才是同理心 同理心从字面意思是有一颗...

  •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君子如玉,让人舒服的人就好像一块温润的美玉。他们的魅力来自丰富、内...

  • 让人舒服,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 一个人从表到里,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外贸,能力,脾气,品格,心性。...

  • 顶级的人格魅力,是让人舒服

    让人舒服,不仅是最顶级的人格魅力,也是顶级实力。 让人舒服的人一定是细心体谅他人,极具同理心的人,由内而外的散发出...

  • 善良是选择,自利也是,并没有错

    聪明过人是种天份,善良是种选择。事无巨细,没有对错,从来都是选择不同。 善良的人与人为善同理心强为他人考虑但也会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手,从来都是极具“同理心”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jip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