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05,家里的油烟机还在工作,煤气灶上炖着红烧肉,这是我们家明天的主菜。
肉是上周日在附近菜场买的。一周去一趟菜场,微信小程序上下单作为补充,偶尔去趟超市,为了满足不愿吃快餐的胃及节省时间,我用这种模式解决买菜问题。
大葱是晚饭后在家门口超市买的。我问售菜小哥,有大葱吗?小哥说,什么都可以没有,大葱必须有,做菜的灵魂啊!我笑,我也喜欢做菜时放大葱。小哥似乎找到知音,继续说道,蘸酱生吃也好吃的,脆爽;裹在馍里吃,那叫一个香......见我过秤时只买了一根,他竟有些失望,轻声说,就一根?我有些尴尬,似乎亏欠了小哥的一腔热情。
南方人对于大葱的态度,应该多数如我般仅是喜欢在做菜时当佐料吧,所以也消耗不了多少,只能让小哥失望了,也因此对小哥的热情留下较深印象。发现有相同爱好的人,分享共同的话题,这种感觉应该是能让人愉悦的。
图片
一日去朋友店里帮忙做咖啡,进来一位年轻男孩,问我是否卖手冲咖啡。我说没有,只有机制的。男孩有些失望,叹了口气。我随即问道,你平时喜欢喝哪种豆子?男孩两眼放出光来,随即如数家珍般与我聊起了咖啡豆。我们聊瑰夏与耶加雪菲;聊非洲豆子与美洲豆子的区别;聊烘焙度与水温对咖啡风味的影响......相谈甚欢。
男孩最终没有点上一杯机制咖啡,我能够理解他的这种“不将就”,抱歉地说,这里没有制作器具,本来可以为你做一杯。他笑笑,离开时竟然带着满脸的满足。
我爱上喝手冲咖啡应该是5年前吧。本是通过朋友介绍去普陀东港某家小茶馆学茶艺的,去了才发现原来茶馆也卖咖啡,店里唯一的咖啡师JACK只做手冲咖啡。吧台上放着几个装着豆子的透明玻璃瓶,每款豆子前用小卡片记载着名称、产地与风味。那时,我对所谓的咖啡风味一无所知,在JACK的推荐下喝了一款,大惊:咖啡居然能够这样,浓郁的果酸味中夹杂着淡淡的坚果香。
从此,手冲咖啡成了我的首选。限于舟山能做手冲咖啡的店并不多,所以自己选豆自己冲泡,由此认识了在泉州开咖啡馆的文艺老板舒婷;用文章和厦门小二换咖啡豆;几乎喝遍了阿啡家店里的豆子......
几年后,来自上海的舟山男孩JACK又去了上海,用他的话说,他不想以情怀去开咖啡店,更多的是以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去做这件事,所以现在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家乡留不住灵魂,他乡留不住肉体,等舟山喝咖啡的氛围好些了,他还会回来。
致敬有梦想的咖啡师JACK,希望他的精钻之路越走越好,也期待他带上灵魂早日回乡。
图片
锅里的热气升腾,空气中弥漫着大葱和肉的香味。待到红烧肉由大火转小火慢炖时,我关上了厨房的门,坐在餐桌边上,打开电脑,码字。
边工作边操心一日三餐,为了不至于把自己弄得焦头烂额,考虑怎样合理安排时间是必修课。炖红烧肉需要大量时间,晚上做完能为明天腾出更多的时间。
我可以平静地吃顿早餐,可以让中午下班后不至于火急火燎往家赶,可以在午饭后小睡片刻,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最重要的是,能够在早上有时间从容地做一杯手冲咖啡。93度水温、15克豆子、1:15粉水比,温杯、注水、闷蒸、萃取,该讲究的步骤都不能含糊。
将这些褐色的液体倒入保温杯中,盖严实了放在包里,随后走出家门去迎接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内心踏实而满足。
曾有朋友对我说,看你在朋友圈里晒的图和文字,以为你每天有大把的闲暇时光,活得逍遥自在,原来你的工作和生活都不轻松。
其实我们的日常大致如此,要面对重复琐碎的柴米油盐,要处理纷扰繁杂的人与事。我一直对境随心变怀有执念,只要在心中修篱种菊,保持愿意为之倾注时间的兴趣爱好,保持能捕捉美好的敏锐感观,善于表达与分享,生活,便真的会变得美好。
夜深人静,煮一碗红烧肉,写一篇生活感悟,在烟火味中抚慰着内心的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