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写了一篇《人间草木》的书评,这是一本汪曾祺老先生写的散文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有位网友给我留言,他说喜欢汪曾祺的读者应该都不年轻了,因为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很难喜欢这么素简却有意蕴的文字。
的确,我不年轻了,所以我不再喜欢那些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却在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字。而是更喜欢那些看起来质朴简单,读起来却字字入心的文字。比如汪曾祺、林清玄、张晓风、余秋雨、毕淑敏等,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的作家所写的文字。
我的前半生并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只是盲目的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进,所以回首过往的岁月,虽然忙碌,却时常感觉空虚。现在的我仿佛突然之间开化顿悟,余生,我愿向陆苏在《我想要的生活》这本书中所写的那样,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成长于热爱,苍老于渴望。
所以我不再喜欢生活中的喧嚣,而更向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居生活。可是我又像是一头正在受锤的老牛,想要挣扎着逃离,却被一根叫做生活的绳子紧紧拽着,最后只能颓然的把头埋下。
但是行不能至,并不妨碍我心向往之。于是我开始通过阅读和写作来充实自己,“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可以填补我内心空虚的精神食粮。
陆苏的这本《我想要的生活》,让我知道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勇敢的人,他们就像《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最后都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本书中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你以为挑起生活的担子是勇气,其实去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才更需要勇气”。仔细想想,可不就是如此吗?反正我是没有勇气抛弃现在的一切,去寻找自己心中的瓦尔登湖的。
昨天在头条上看到两篇文章,一篇介绍的是一个40岁的霞浦女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大片荒山野坡改造成了1500㎡的大花园,而她每天生活在这片花园里,闻着花香看云海翻腾、夕阳日落,或者邀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赏花品茗、畅谈人生,幸甚乐哉。
还有一篇文章介绍的是一对夫妻,他们辞去工作,卖掉房子,买了一辆房车,带着孩子开启了边走边过的旅居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远方,那个远方也许是一个固定的小院儿,也许是居无定所的漂泊,也许是一本书,也许是一杯茶,也许是一把吉他……无论是什么,都是心中最美的一个梦,是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的梦。
一些勇敢的人让梦想照亮了现实,而更多懦弱的人,枕着这个梦迷迷糊糊睡了一辈子,等到梦醒的时候,已经人至暮年,老骥再不能伏枥。
我很庆幸自己已经对未来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虽然没有陆苏他们勇敢,但是好歹迈出了第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