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学习,越发现自己原来教学的肤浅,只停留在表象上,而没有真正进入深度教学的状态。首先,对于知识的来龙去脉,知识变化,举一反三,没有做到真正的心里有数。一般孩子们通过看书就能够获得的知识,却要花很多时间在课堂上重复,真的就是无效教学,对于孩子们的思维改变没有任何好处。尤其是面对公开课的时候,当孩子们没有按照预定方向发展的时候,内心的不安随处可见。对于孩子们课堂上的错误,总是置之不理,甚至带有怨恨之感,认为孩子们在挑刺。实际呢,是自己对这个知识点的本质和变式没有了然于心,才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当心有万千丘壑的时候,哪里还怕孩子们的状况呢?因此,提升自我专业素养,是当务之急最重要的事。
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真的很多时候是被拖着走的,思维根本就没有动。从孩子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各方面的反馈,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而课堂上,有教学任务的压力,就先用一部分时间将内容讲完,然后在复习中去寻找之间的关联。一方面考虑到孩子们的遗忘规律,一方面考虑到孩子们的惰性。有这两点的存在,孩子们学习完以后就忘记,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此,调节方式,让每一堂课都真实发生思维的碰撞,不断加强思维训练的次数,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会有所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