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假期,有些茫然。
已经有三年没有一次真正的假期了。现今,因为新冠疫情,假期成了奢侈品,也成了危险品。今年的十一,不能离濮,就算是在本市,也不敢畅快地玩,不敢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心不曾畅快淋漓。
2019年年底,一放假,便飞往宁波。只为那一口宁波最有名的汤圆——缸鸭狗,缸鸭狗名字由来有个故事。早在1926年,海曙人士江定法在宁波老城隍庙摆摊售卖汤圆,此人小名江阿狗。时来年余,生意红火,坊间口口皆传。顺势而扩大规模,入驻堂店,选址于宁波开明街。有店必要取名,何奈阿狗年少清贫,不得入私塾,故尔目不识丁,苦思不得其名。后灵机一现,便以自己小名"江阿狗"之谐音"缸鸭狗"图形绘于牌匾之上,至此,"一缸,一草鸭,一黄狗"的活字招牌油然而生,奇特新鲜的招牌,别出心裁的构思,饶有风趣的名号,通俗而易懂,老少妇孺识而便知,记忆铭心。一时间,"缸鸭狗"名声鹊起,家喻户晓,顾客盈门。如今,缸鸭狗成了连锁品牌,各大商场都有他们的门店,除了汤圆还有买别的甜品和面食,我也没吃出来它哪里好吃,感觉还没有三全的经典黑芝麻汤圆吃着过瘾。但是,旅途中的美食,总是别有一番风味。还去了宁波博物馆是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外形似船又似山,看似随意却又好像很严谨,特别是它的外墙设计,更是让人过目不忘。博物馆的外墙设计是「瓦爿墙」,采用了大量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博物馆的设计师是王澍,中国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狂人,失业隐匿七年为了设计这个博物馆。去过陕西历史博物馆后,对宁波博物馆就无感了。没有历史的厚重感,文物也很少。
在宁波玩了两天,便坐高铁去了苏州。一直很向往“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州。喜欢小桥流水、青砖绿瓦,就像一幅水墨画。喜欢美食的人一定要尝尝哑巴生煎,味道还不错。苏州人早上喜欢吃糕团,各种味道的糕团糯糯的,味道很好。到苏州园林,想着《苏州园林》那篇文章,真是一步一景,可惜的是人太多了,破坏了它的美。真希望园子是幽静的,黄昏时分,到拙政园欣赏绿林密布、亭台水榭,才是极佳的体验。紧挨着拙政园的是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基础,整体以几何造型构成,同时将园林的元素进行抽象化置入。博物馆的墙体,采用了江南古典民居叠落山墙式的处理,叠落山墙即为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因徽州文化中的保守因素,在民居建筑中墙体一般设计的非常高大封闭,为了防止建筑显得静止呆板,建造者则使用了错落的马头墙的处理,这样一来就凸显了一种动态的美感。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中,隐去了具象的马头墙,将其变通为一种抽象几何的错落感,高低起伏,层次分明,又不失传统文化符号的意味。这种起伏的墙面利用深灰色的“线条”勾画和划分出了江南建筑的块面。对大墙面的划分起到了减少建筑体量感的效果,墙上部的再划分完成了墙面与屋顶的过度;而对墙转角延伯至屋顶的够了,则是强调了墙与顶的连续性。
五天的时间,没有尽兴就要回家了。刚回到家的第二天,就封了城。也将我的心封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