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的生活节奏总是很快,每天睁开眼就匆匆的挤地铁上班,随手在路上买份早餐。
处理不完的工作,孩子的升学压力。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负面的信息总是让城市人疲于奔命。
周末有了休闲的时间,人们开始向乡下跑,去体验一种乡村慢生活的感觉,悠闲自在,空气清新。但是现在的乡村也不符过去乡村的那种纯粹了。
那种悠闲自在的,人与人之间和善相处,各守本分,真诚相待的理想境界只能从沈从文的《边城》中去感受。
那儿的水很清,天很蓝,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
1)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湘西凤凰县人。沈从文的正规教育水平不高,只有小学学历。他的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自然和人生这两部大书给他的。沈从文15岁当兵,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水平太低的他只能在北京大学旁听,他一边打工一边勤奋写作。在他生活绝望之时,曾经向郁达夫求助,并得到郁达夫帮助。一直到1924年他迎来了命运的转机,
他作品陆续发表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青年作家。
但沈从文发现自己始终与都市文明有一种难以消除的隔膜,他将这种隔膜称为“乡下人”和“城里人”的隔膜。在他看来“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认为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
沈从文的一部分小说是写都市生活的,如《八骏图》,《第二个狒狒》,这类小说讽刺性强,但流于表面化。真正奠定沈从文在文学史上地位的是《边城》这一类“牧歌式”的小说,它是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旨在展示淳朴的人性和理想人生情态。
每一位作家,似乎他的故乡情节就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源源不断的滋养。就像莫言笔下的高密乡,就成为他作品全部的发源地。湘西之于沈从文,也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沈从文是个非常有才的作家,他的夫人张兆和就是被他的一封封情书打动才和他结为连理。但遗憾的是,他们夫妻之间还是缺乏真正的沟通交流,相互并不能理解,所以他们的婚姻可以说很不幸,一直到沈从文去世,张兆和在整理沈从文的遗的时,才真正理解了沈从文,但是此时为时以晚。
沈从文在《边城》中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美丽的边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善良、淳朴。但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淡淡的无法排解的忧愁。善良的人们之间总是缺乏交流,总是有着误会。就像他和他的夫人张兆和一样。
小说叙述的是湘西小镇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凡宁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故事性并不强。主要叙述了女主人公翠翠的一段朦胧而了无结局的爱情,但爱情却不是小说所要表现的全部。大老天保和二老傩送都看上了翠翠,翠翠对二老傩送动心。兄弟俩知道了各自的心思后就走水路去对翠翠唱歌,一张嘴,大老天保就知道自己输了,别主动退出。后天保出滩却遇难身亡,傩送为了寻找哥哥,也离开了。
在这座理想的边城中,处处体现着一种诗意的健康、美丽、自然。
2)
环境美。
这是一座近乎封闭的小城镇,处在两省的接壤处。水陆商务既不受战争停顿,也不至于为土匪影响,一切莫不极有秩序,人民也莫不安分乐生。这些人除了家中死了牛、翻了船,或发生别的死亡大变,才会觉得十分伤心,其他地方人们的生活如此,似乎对他们都没有什么影响。
这是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溪边有一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着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女孩就是翠翠。小溪宽约二丈,河床为大石头做成,河水非常的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如此清澈的溪水,在现代工业污染下的现中国,很少能够看的到。中国大江大河很多,但是从南到北经常看到的就是对某某处河水的治理。工业的发展更是对自然的极大的索取和破坏。
尤其是现在推进城市化进程,更是对原有的乡村一种极大的破坏。
乡村在我的记忆里应该是鸡犬相闻,庄前屋后堆满了麦草垛、柴草,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孩子们在这些麦草垛里撒欢儿,捉迷藏。
早晨起来鸡鸣狗吠、牛叫马嘶。村民的吆喝声中大地苏醒了,沸腾了,这样的农村才是鲜活的,才是充满了烟火气的。
可是现在再到乡下去的时候,童年的记忆已无从追寻,庄前屋后都已被推得干干净净,按上面的说法是要美化人们的生存环境,但是没有一堆一堆的麦杆,没有一根根柴草的农村能叫农村吗?城市和农村本来各有它自己的发展的轨迹,各有其特点。现在不顾它的规律如此整齐划一已使乡村失去了它的魂,灵气。
2)
风俗美。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许多的风俗习惯。
边城一年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端午节这一天,当地的妇女小孩子都是要穿上新衣,额头上用雄黄蘸酒画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一天都必定可以吃鱼吃肉。吃过饭之后人们都要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去看赛船。
在赛船下河前人们是要带了香、灯、鞭炮、同一个用生牛皮蒙好绘有朱红太极图的高脚鼓,然后到搁船的河上游山洞边,烧了香灯,再把船拖入水中,各人上了船以后,燃着鞭炮,擂着鼓,船才如离弦之箭,向下游长潭射去。
这是节日的仪式感,也是对端午节赛龙舟的看重。
赛船过后,还有一个环节,城中的戍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把绿头长颈的大雄鸭,颈脖上缚了红布条子,放入河中,然后让善于泅水的军民人等,下水追赶鸭子,不拘是谁只要把鸭子捉到,谁就成为这个鸭子的主人。
小说的傩送就是在赛船后,抓了鸭子,遇到了翠翠,在翠翠的心中埋下了爱情的种子。
现代是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已经把传统节日中的许多风俗习惯简化了。
像我们北方本身就是干旱地区,缺少荷叶,没有河流,也不可能赛船。我们的端午节极其简单。这一天照例是要吃粽子,但我们的粽子,不是用粽叶包的,而是用油饼包起米馅,叫油饼卷粽子。
再保留的习俗就是每家都去折柳枝来插在门上。小孩子是要穿新衣带肚兜的,手腕脚踝处都要带上花绳。记得有句俗语叫“八月十五端出来,五月端午穿出来。”
这样的节日没有仪式感,也没有多大的节日氛围,孩子们越来越不大重视。
3)
人情美。
生活在边城的人都是善良的、淳朴的,这里没有土匪恶霸、没有官豪劣绅。人们之间互助互爱,见义勇为。没有哪个人把钱财看得很重。
掌水码头的船总顺顺,是个大方洒脱的人,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凡是因船失事破产的船家,过路的退伍兵士,游学的文人,凡到了这个地方,闻明求助的他莫不尽力帮助。
就连这里的妓女也永远那么浑厚,遇到熟人钱便是可有可无的。
翠翠的爷爷是小溪渡头的撑船人。渡头因是公家所有,过渡的人,不必出钱。有过渡的人心中不安,就会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这时爷爷必定不会要,还会和这些人吵嘴,还会用认真的神气说:“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这个?!”如此微薄的工资,爷爷却干得心甘情愿,从来不愿意多要别人的一文钱。
经常会有爷爷为了过客给的钱和过客吵架的事儿。有些人给的钱实在推脱不了的时候,爷爷便想办法回报他。把这些钱托人到茶峒去,买来了茶叶和烟草,常把烟草挂在腰边,给过客们泡上茶叶,给路人解渴。
这儿的人们更是互相帮助,谁家有困难只要招呼一声,人们就会主动去。
端午节,爷爷想带翠翠去看赛船。就到城里面叫了老熟人杨马兵来帮他看渡船,杨马兵二话不说就来了。
翠翠的爷爷去世之后,船总顺顺带了空船,带了副白匣子,即刻向碧溪岨撑去。城中的杨马兵同一个老军人也都是立即赶到了碧溪岨帮助忙。葬了爷爷之后,船总顺顺甚至要接翠翠到他家去住。翠翠不愿意,杨马兵就主动留下来陪伴翠翠。
现代社会,人们金钱至上。做任何事总是把钱放在第一位,帮忙开口给多少钱?甚至有人掉到河里面不是急着去救人,而是会先讨价还价,我去救人要给多少钱?人和人之间冷漠,没了最起码的诚信。现在人们最怕的事就是给人借钱,因为借钱前你是大爷,钱借给别人,你就是孙子。
看到边城里的故事,你会深深感叹人与人之间原来是可以和谐信任的。
4)
但是这样的美丽中总是有着忧愁。
爷爷,老之将至,为孙女的未来深深忧愁,又因为误解了翠翠的心事,向大老天天保提亲,船总顺顺对爷爷又有误会,这些都无意中揭示了一个深邃的哲学命题---人在根本上是无法沟通的。
而翠翠与二老傩送的爱情,某种程度上,就阻隔在了这人与人之间无法沟通的“空白”中
《边城》给我们的,却绝不仅仅是优美,也有人在命运的变数面前的无助与无奈的忧伤。这生命的无奈和悲悯之情,使《边城》获得一种深邃的品格和魅力。
小说的最后翠翠始终守在白塔下的小溪边,守着渡船,守着内心的那一丝期盼。但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就回来!
这也许就是我们每个人要面临的困境吧,对未知之事的不可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