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应该很多人听说过金字塔原理,它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沟通技术,可以用于结构化的写作过程。
金字塔的基本结构是:中心思想明确,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它对于我们的思考与表达有什么帮助呢?
这要从我们的大脑说起。人类大脑天生对逻辑敏感,大脑会认为同时发生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关联,并且会将这些事物按某种逻辑模式组织起来。
而且,我们的大脑一次性能够理解的思想或概念的数量是有限的。
这和我们大脑的记忆原理有关。我们大脑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长期记忆容量几乎无限,而短期记忆容量有限。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乔治·A·米勒在他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中提到这样的一个论点,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
所以一旦超过这个数字范围,大脑就会自动将需要记忆的内容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我们大脑所有的思维过程,包括思考、记忆、解决问题等都是通过在头脑中将杂乱的信息进行分组归类、然后再逻辑概括的过程。而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呈现、传递信息,会使大脑更容易接受。所以,金字塔的表达方式是一种顺其自然,很有利于大脑快速理解和记忆的表达方式。
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主要向我们阐述了下面四部分内容:
1.文章写作的结构;
2.思考的逻辑过程;
3.解决问题的思路;
4.文稿演示基本事项。
金字塔结构包含哪些信息?如何搭建金字塔结构呢?这些内容我们明天文章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