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我觉得只有在下面两种场合下,我们才应该取悦别人。
1,取悦对方,能让你自己获取巨大好处。
你看,古代的皇帝身边一般都会有一个权力特别贴心的太监或者大臣,他们特别会哄皇帝,特别会为他提供情绪价值,参考和珅,东方朔。
结果,皇帝一高兴,就把很多大权都交到了他们的手上。
他们通过“揣摩圣意”“取悦圣心”,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这个买卖很值,一点都不丢人。
在现代社会也是如此,当你面对一个大老板,或者一个你认为的大人物时,自己如果没有太多筹码,那么“为Ta提供情绪价值”也有可能让你占据一席之地,分一杯羹。
你不可能什么价值都没有,还拿自己当盘菜吧?
当然,取悦别人,相当于为别人提供能量,本质上是在消耗自己的能量。
这就引出了下面的话题:
2 ,取悦的受众非常广
有一种人,需要在自己的文字和语言上面下功夫,那就是如今人数众多的自媒体人。
因为自媒体人面对的受众是更多的人,你只要讲大家爱听的或者有用的,人家就会给你成就感、给你钱。
所以,你要尽量做到把每句话都说到人家的心坎里。
比如郭德纲的相声,沈腾的电影,董宇辉直播间里的输出,都是众多人所需要的。
当然,那些为了别人的影像、语言、文字进行买单的人,都是通透的人,他们明白,精神上的共鸣,比吃一顿大餐还要让人享受。
因为我自己就在享受这样的精神食粮,现在我正在读《我的前半生》这本书,就更加喜欢亦舒写的小说。
虽然写的是几十年前的事情,但是对现代人,仍然有特别大的现实意义。
我越读《我的前半生》,越有感觉,因为历史的原因,港澳台是走在前面的,他们的女性,早经历过咱们经历的这些了,所以现在读他们的书,特别实惠,简直就是教科书。
同理,咱们就能明白,很多笑星、谐星也都是取悦众人的高手,但是他们取悦的人数越多,自己的能量损耗就越大,就咱们知道的好几个这样的人居然私下里得了抑郁症,我记得那个憨豆先生就是这样。
比如卓别林、周星驰、郭德纲这样的喜剧大师,在现实生活中,咱们都知道周星驰和郭德纲不怎么爱说话,尤其是周星驰,可能非常内向,不喜欢交际,更不喜欢夸夸其谈。
因为他们把热情、情绪、能量都贡献给了舞台,献给了事业。
以上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属于“用情绪换钱”的范畴,都不亏。
所以昨天我跟她说,你要思考,你努力让自己变得“有趣”,除了损耗能量之外,能收获到什么?
如果仅仅是为了受到别人的夸赞,或者让别人高看一眼,那我觉得这个生意太亏了。
说了半天就是那句话,踏踏实实,成长自己,我自盛开,蝴蝶才会自来。
一个人,想要提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估值,最实在的办法,就是提升价值本身。
我写完了,猛烈点赞,点在看,转发,你会更有才有财、更好看的!
——END——
![](https://img.haomeiwen.com/i9294347/9e21d51e073d2c8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