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尾干预
如果我们把构建主义的观点作为基础来看的话,那些长期一起经历了共同发展的人会相互证实他们的世界观。
就是那个著名的“没有什么新的”综合症,某个家庭成员,要么做的那些事情应该意味着什么,这总是非常清楚的。
每一个成员都仅仅感知到来自其他人的某些行为方式。他有自己固定的评价标准,并据此进行判断,使用久经考验的解释模式。
因此每个人都是以一种固定的方式去感受着其他人,因此就形成了一个互相加固并且自我应验的预言体系。
如果没有什么东西被看作是新的,那么就没有什么新的能够存在于天地之间。
这就是为什么从内部对家庭的交际模式进行改变是如此困难的原因 。
鉴于这样一个证实逻辑症状的行程,就可以赢得一种具有革新性的内涵。
一方面症状很有可能被感受成是某种新的东西,另一方面症状可以引入局外人。
他们会带来新的观点,并将某个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偏见被不断证实的循环给打破了 。
如果实现了这一点,那么现有问题的交际模式就会被解除,同时或者形成一种促进解除和发展的新的交际模式 。
所以改释几乎是所有干预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含义是对于所讲述的事实或直接观察到的事实给予不同的阐释 。
情感上非常亲近的关系,正如同在我们看来,你们两个所拥有的关系那样。
他的问题在于,
通过不断地重复,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被感知的可能性。
治疗师指出了第三条路,这本身就已经足够促使当事人的世界观得到形式上的拓展。
因为到目前为止,他们的问题方式一直都陷在“要么赢,要么输”的二元选择。
自发的悖论,如果夫妻中的一个人,希望另一个人能有所改变。
作为爱情的证明,那么他总是希望改变能自觉的发生。
如果改变的愿望被表达出来了,而改变随后才发生,那么改变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 。
作为爱情的证明的意义也就被剥夺的,只因为它没有自觉的发生。
所以只有当内部的改变发生时,改变才能发生,强调这一点便是自觉的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