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点时间快速的刷完了这本书,对于这本书我实在是无力吐槽,如果按我以前的这种秉性的话,我其实是不想写这种导读的,但是后来想想就是自己花了时间去读了,而且呢,也好借这次机会来好好的谈一谈这一类的书籍,那么所以就还是花点时间把这个导读给写了。
为什么我要说,我不想对这本书写读写导读呢,因为我觉得没什么好写的,或者在我看来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和收获,虽然该书作者贵为北大人口社会学专业的高材生,进入职场之后,又迅速的创建了自己的投资机构中青创投,还结识了一群商业大佬,那么从这三个角度出发,该书作者肯定是远优于个人。
但是仅从作者写的这本书籍的内容出发,个人以为实在不敢恭维这本书写的有多好,当然这也不需要我去恭维这本书,因为该书有很多知名人物对这本书有过盛赞,但是作为一个普通读者而言,我透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有我的权利对这本书进行评判,你可以认为这是后生小子无知无畏,但是我认为自己是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所表达的真诚的思考和真挚的感受。
虽然没有太多的价值和收获,但是也不妨有那么一点点的思考和启发,那么,我还是用前面我惯用的方式,就是把这本书里面,还是有那么几点闪光点的地方给提炼出来,跟大家好好的交流探讨探讨。
第1个有意思的点,就是这本书作者在提到,就是说你想把这个社群的事情研究明白,那么你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础知识,第1个方面就是社会学方面的知识,第2个方面就是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第3个方面就是经济学基础知识,第4个方面,创业投资实物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方法论的知识,第5个方面是哲学宗教方面的。
那么实际上从作者的这番表述当中,我们也可以明白,就是当你想去了解一个事物,比方说,社群这样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可能惯用的方式首先是自己去接触,自己去想怎么玩,然后呢,进一步思考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去读相关的书籍,就像按我这种方式把社群相关的书籍找过来,一本一本的去读,然后去运用和验证。
但是其实在这里,已经告诉了大家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去研究社群这个事物现象背后的本质,或者说底层的逻辑的时候,你需要的知识,恰好就不是关于社群这方面的经验性的知识,而是说更加深入专业的,前面提到的那几方面的知识。
第2个有意思的点,就是作者自己搞了一个社群叫做西海社群,然后作者在这本书里面简单的提了一下他自己怎么做的,其实这种基本操作路径,跟我们很多人搞社群其实差不多,他也是随机性的,会进来一些人,在随机性进来一些人之后,就是借用前面讲的常运营的方式设定规则,还有这个入群的人数限制,他的人数限制是100个人,然后再观察群成员的活跃度以及相关的行为,定期的清理出一群人。
再有就是模拟家人的关系以及构建社群的精神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等等这些东西,实际上这些东西都还可以借鉴,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作者他进来的这些人他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自己对这个社群做个分类嘛,有三类人,第1类人就是那种大型民营企业的,或者说上市公司的创始人,还有一类就是国内知名的投资人,再有一类就是新兴的这种企业创始人。
那么从这个社群成员的质量上而言的话,那是很多的事情搞不了的,当然并不代表你把这些人拉到一块,你就能够好像把一个社群运营和经营的好,又或者说把一些普通的人拉搭到一块,好像就是就一定运营不好,但是我想请大家注意的是,有些人他的这个资源条件已经很具足了,它把它聚合起来,再参考一定的方法,就能迅速地形成一种势能。
比方说,我曾经就听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有位培训老师就说这个自己在飞机上看了一本书,就是讲抖音怎么运营的,然后呢,自己就马上就是召集自己的团队去运营抖音,没过多久之后就有一个大客户上门了,然后成交了近百万的订单,那么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关于读书对人价值和意义的结论,但是问题就在于你普通一个人,你看完一本抖音运营,你能聚足那方面的资源条件,成交这种近百万的订单吗?
实际上你被吸引的并不是这本书及内容的本身,而是说透过这个书籍内容的本身,我仿佛能够抵达到某种收获百万的成功彼岸。我是觉得这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是一个莫大的诱惑力,在这种诱惑力的面前,理性清醒远胜不了这种金钱刺激所带来的狂热状态,那也有人可能会说,有些人就透过这种研究运营,甚至不知怎么地,然后成功的屌丝逆袭了,我是觉得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好不好?
无论是线上的这些平台组织也好,还是我们线下的这些组织体制也好,就是总是有屌丝逆袭的出现,你如果连屌丝逆袭的情况都没有的话,那么你这个社会结构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下面的人无法流通到上面去,那么就会造成这种严重的阶级冲突,那么另外一个基本的常识是什么呢?
就是很多人涌进去这样的一个组织平台,绝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芸芸众生,只有所谓的极少部分人成为所谓的头部资源。所以面对这样的事情,可以有大干一场的冲动,但是切记不要放弃基本的常识与理性与清醒的思考与目光。
第3个比较有意思的点,这个作者把这个社群定义做了界定,他把它理解为一群具有共同价值观的精神联合体和利益共同体。而且还从6个视角,思想基本原则对这个概念做进行了阐释,我是觉得,就是说它那些概念的阐释其实就是大白话的解释,就没必要过多的阐述了,但是我希望这种方法,我们能够去借鉴,就是你对一个事情的理解,首先你得有一个基本的界定,然后你还有几个维度,对这个概念界定的说明,这样你才能够对一个事情讲的比较透彻和明白。
第
第4个比较有意思的点,还是对概念的定义,就是提到这个功能商业是怎么一回事?那么这个功能商业呢,实际上就是说这个企业将这个产品和服务的功能摆在首位,通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和模式创新,为用户不断的改善功能体验以及提供更直接方便的功能价值。那么在这里他认为这个功能商业就是说比较片面,只注重人们的物质生活,没有注重人们的精神需求,那么人的精神需求有哪些呢?这就是第5个要提到的点。
第5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是说作者认为就是他心里的精神需求,有这么几个方面,这个他的存在感,他的成长感,他的连接感,他的贡献感,他的安全感,他的重要感,他的新鲜感等等,反正就是说他在你这个社群里面,那么你作为社群的运营者,你就得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去制定一系列的策略和运营,让他有这个感觉。他才会待在这里,或者说保持活跃。但是这个具体的怎么去运营这些策略,我怎么针对他的贡献感,我提出一系列的运营策略和方针,这个在书里面并没有提及。
第6个比较有意思的点,还是对这个基础概念的定义,就是说这个商业品牌人格化。那这个人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实际上它就包含了这么几个方面,你的本能的反应,你的心理动机,你的价值观等等这些东西在里面。那从而对于这样的一个商业品格,所谓的人格化,实际上就是这个企业品牌价值观所输出和能够让人感受到的价值观是怎么样子的?其实还可以更进一步,就是说我们说人有人格魅力,你这个做商业这个产品是不是有人格魅力?
第7个比较有意思的点,就是他提出一个魂道法术器的说法,其实这个道法术器的说法不是他原创的,很多人都在讲,但是他这个又加了一个魂进去,这个可能是它的一个发明创造,它这个魂指的是什么呢?就是说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观,那么它这个道指的是一个企业的用户,那么它这个法指的是这个企业的品牌,那么它这个术指的是这个企业的商业模式。
关于商业模式,我简单的提一下,就经常听人讲那个商业模式,那个商业模式,但是它到底是怎是个什么玩意儿,我原来查过,简单的可以把商业模式理解为,就是你怎么赚钱的?那么这个器,指的是这个企业的产品技术。
那么我把这个东西列举出来,是想说明的是我们其实也可以借用一定的这种思考框架,比方说道法术器,或者道天地将法,来对我们的一个事物进行分类和一个界定,这样的话就会显得自己的这种分析事物的方法,比较的具有逻辑严谨性和层次感。
第8个有意思的点,就简单的把他所谓的这个社群创投方法论和这个投资人方法论简单的提一下,这个其实也比较的通俗易懂,只不过他用一种比较看起来结构化的方式表达了出来,比方说他提到的这个社群创投方法论,他把它总结为532社群创投方法论,那么它这个是跟百分比挂钩,50%是看这个创始人和创业团队,30%是看这个创新能力,20%是看这个行业未来的趋势。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怎么去把这三个方面,透过这样的百分比去具体量化出来?作者并没有提及。
那么这个所谓的投资识人方法论,他把它总结为4321,40%是看这个人的价值观,30%是看这个人的心理动机,20%是看这个人的本能反应,10%是看这个人的外在的言行举止表现。但是这方面,显然也没有提到就是具体量化衡量的策略与内容。
行文至此,已近尾声。对于这本书个人可以把它定位为总体倾向于商业领域内的心灵鸡汤,为什么这么说呢?让我化用韩寒的一句话,那就是听过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大道理,依然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去做,当然这跟这个书名也很有关系,他讲的是社群思维,所谓思维,思维,这本书就是告诉你这种社群思维的,至于具体怎么做的实务领域,不在我这个范围界定内啊?
这可以看作是我勉强为这本书开脱的一种说辞吧,另外顺便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书的最后一部分附上了自己写的几首诗,个人感觉还是很有古典韵味的,因此,强烈建议作者,可以在赚够了钱之后,去潜心研究中国的古典文学,相信会有更深的思想造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