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前使用纸张笔记,但是太不够效率。后来就换到使用word文档来记录知识点,可以实现关键字搜索查找,但是文档和知识一多就很慢,有时要打开好几个文档来搜索。关于知识管理,笔者有更高效率的追求和渴望。
这几天发现一款强大的强大的知识库管理工具Obsidian,号称A second brain ,完美的解决了笔者管理知识的痛点。
再以前笔者基本是分为两个地方来记录知识,一个是简书记录,目的是分享文章;一个是桌面文件夹里面有几个不同分类的word文档来记录小的知识点。word文档记录有很大的弊端,在搜索关键字时要打开很多doc文档,关键时crtl+f也很慢。笔者的目的就是要记录一些小知识方便以后在使用中通过关键字搜索查看回忆,而且知识只是本地无需上网。哈哈,Obsidian太完美的解决了笔者的问题。
笔者把word知识点文档里面的全部转移到Obsidian,如果我要查看mysql数据库备份工具mysqldump,关键字搜索就可以定位到使用的信息,并且高亮显示。

笔者刚刚入门使用,第一印象就是好用、免费、安全、美观。文档编写支持Markdown标记语言,最后生成的文件在库目录下的.md文件,可以使用其他编辑器打开,也可以通过Obsidian导出为pdf文件。
最后说说双向链笔记图谱,既是关系图谱。笔者在文档-知识点-Pi&Linux中写入了[[知识点-Python]] ,连接到另一个文档-知识点-Python,那么就可以直接点击转到那个那个文档。在关系图谱中就可以查看到,表明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这种关系图谱一定逻辑的前提下,越乱越丰富,有秩序的、强结构的“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