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毛泽东40岁。
博古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
1月下旬,博古(秦邦宪)从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据地。路经福建上杭时,福建省委代理书记罗明来迎接他。博古问,你一个省委书记,不领导全省工作,来上杭一带来干什么?罗明老老实实回答,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精神并经省委研究决定,是来这里开展游击战争的。博古问罗明对当前斗争有什么意见,罗明谈到要和各党派、各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他还没有讲完,博古便不耐烦地说: “吃饭了,不谈了。”
此前,罗明在福音医院养病,即将出院时,正遇到毛泽东来养病。毛泽东跟他谈了三次反“围剿”的经验,指出福建也要开展游击战,配合红军主力部队的运动战,使主力红军能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人的弱点,实行各个击破,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罗明认可毛泽东的观点,回去就在省委传达毛泽东的谈话精神,开展游击战。
殊不知博古来就是对付毛泽东的。博古到长汀时,有人提议去看一下正在疗养的毛泽东。博古又说:毛泽东有什么可看的。这些,预示着毛泽东的处境将更加困难。
不过,博古直接针对毛泽东还有点忌讳,没想到先遇上罗明,于是就拿罗明开刀。
1月底,苏区中央局和临时中央合并,改称“中共中央局”,直接领导中央苏区的工作。2月上旬,博古主持开展反“罗明路线”的斗争。决定“在党内立刻开展反对以罗明同志为代表的机会主义路线的斗争”,并撤销他的省委代理书记职务。省军区司令员谭震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张鼎丞等,随后也被撤职。
罗明(1901—1987)字亦平,又名罗善培,广东大埔县客家人。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汕头地委书记、闽南特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1928年去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31年后任中共闽粤赣特委组织部长、福建省委代理书记。遭受错误批判后,调到瑞金中央党校工作。
长征时,罗明在随军途中受伤。遵义会议后,组织决定留他与夫人谢小梅在贵阳开辟黔川滇边区,但与当地党组织未取得联系,生活亦难以维持,只得在安顺城里当清洁工人,晚上住在城门洞中。后来,他到上海寻找党组织又未果,因此失掉了组织关系。
1936年冬,他回到家乡大埔任百侯中学考核股长(相当于训育主任)、代理校长。这时他与张鼎丞、方方以及大埔县委书记肖明取得联系,使他又投身革命工作并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培养青年,掩护革命同志。
建国后,历任南方大学副校长,广东民族学院(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院长,广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常委。
周恩来、朱德主持第四次反“围剿”胜利
1932年12月,国民党赣粤闽边区“剿匪”总司令部调集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的第四次“围剿”。
其部署是:以陈诚指挥蒋介石嫡系部队12个师16万余人为中路军,分3个纵队,担任主攻任务;以蔡廷锴指挥第19路军和驻闽部队为左路军,以余汉谋指挥的广东部队为右路军,负责就地“清剿”,并策应中路军行动。
1933年1月底,蒋介石到南昌亲自兼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指挥这次“围剿”,决定采取“分进合击”的方针,企图将红一方面军主力歼灭于黎川、建宁地区。
毛泽东此时虽然没有参与军事斗争,但在周恩来和朱德的领导下,继续执行“大兵团伏击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策略,2月27、28日在黄陂地区取得歼灭国民党军第五十二师全部及第五十九师大部的胜利,3月21、22日,红一方面军又在草台冈、东陂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十一师大部及第九师一部,粉碎第四次“围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