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前,清朝政府做过一次统计,当年全国在校学生数量最多也就100多万,加上当时各省的简易识字班和私塾,再加上过去科举制下受过旧式教育的,中国粗通文墨的人,总数也就300多万。当时中国人口数量大概是4亿,也就是说,识字率是1%左右,99%的人都是文盲。
而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2.67%!完全是乾坤大挪移啊。同期的人口数量多了10亿,识字率上升到了97.33%。中国识字率的大面积提升,《新华字典》功不可没。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第一部用白话文释义的汉语工具书,也是第一部按照汉语拼音排序的语文工具书。它把自己深深嵌入了中国国民素质提升的百年工程,这个工程任务艰巨而复杂,且没有终点。
新华字典的演变发展过程,就是字典从服务1%的知识精英到服务大众,《新华字典》是第一部完全用白话释义、白话举例的字典。它巩固了旨在推广汉民族共同语口语的国语运动和旨在提倡书面上用表达口语的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白话文运动的成果,并以字典的形式使之得以确立,推广规范标准普通话的过程,逐步形成文化共识,而我们国家关于这一点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的“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
《新华字典》走过了50年的历程,它的十个版本不仅体现了不同语言文字的变化,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
第11版增加了许多汉字在互联网时代出现的义项。比如“晒”增加了新的释义“展示”,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如“晒工资”、“晒隐私”;“奴”字新增了“为了支付贷款等而不得不拼命工作的人”之意;“门”字新增了“事件,多指负面的事件”之意。“晒工资”、“房奴”、“学历门”等这几年的网络“热词”也出现其中,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