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全面发展”这样的字眼在现在社会被越来越多的提到。素质教育赋予了少儿艺术教育新的内涵。少儿艺术的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都是很值得认真探讨的。
- 顺其自然
少儿艺术教育有它自身的规律,少儿美术最大的价值在于创造,而非技巧;最宝贵的是想象力、创造力,而不是形象准确。儿童的世界没有污染、不矫揉造作。所以儿童美术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真,体现儿童自己的本能和个性。教师们正确的对孩子进行艺术的引导,唤醒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你的孩子和他的艺术》[美] 维克多·罗恩菲德 著
从心理学角度探究:怎样的美术教育才是真正符合教育规律的、应该怎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填色书的危害、每个阶段孩子的兴趣点和培养重点、对孩子的作品应如何评价……

- 因材施教
少儿艺术教育能开发儿童的智力和天赋。但是每个孩子智力与天赋表现的领域不同。少儿艺术教育的基础是以人为本,针对每个孩子的特色因材施教。美术本身就是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令人向往的美好事物。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去动手,动脑,去感知,去体会。在这片快乐的海洋中,自由驰骋。
《儿童早期艺术创造性教育》[美]芭芭拉·荷伯豪斯/李·汉森 著
从实践的角度偏向应用的研究:各个年龄段孩子的培训重点不一样,点线面、色彩、各种材料的应用(应用案例非常之多),还有各种美术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实用而有趣……

- 兴趣为导向
教师使用丰富的材料,宽泛的题材,多变的手法,互动式交流协作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刺激想象,以基本的造型元素和艳丽色彩,刺激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感官,以期形成对“美”的初步感悟。放开手脚,打开心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享受创造表现所带来的快乐心情。
《在美国幼儿园上美术课》顾菁 著
一些美术教学案例可以参考,还有以前一档节目《艺术创想》,里面的创造性课程、大型创意都非常赞!

综上所述,只有真正理解了少儿艺术教育的根本,才能更好的对儿童进行美术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有内涵,有灵魂的“艺术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