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卢克莱修坚持认为,只有伊壁鸠鲁学派纯粹的唯物主义才能使理智的观点——真正的科学观点——成为可能。只要人类仍然相信超自然设计者或运动者的存在,即便它很仁慈,人类也还是会继续遭受“恐惧以及心灵的黑暗”。
只有当人类承认宇宙除了物质之外别无他物时,才能获得清晰的思维,真正理解物质现实的能力以及(最重要的)心灵的安宁。再无他物:我们脚下没有地狱,我们头顶也只有天空。卢克莱修堪称是古时候的理查德·道金斯;他对自己的唯物论充满激情,对那些坚持超自然解释的人予以尖锐的抨击。他在《论宇宙的本质》第一卷中写道:
神灵之力从没创造出什么,它们不能无中生有。人类之所以被恐惧抓住不放,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地球上和天空中发生的一切,却看不到原因,因此他们将这一切归因于上帝的意志。相应地,一旦我们知道了无中不可生有,我们就对前方的道路有了一个更清晰的图景,我们就更清楚了没有众神的帮助万事万物是如何产生或发生的。
摒弃了灵魂不朽并接受了一切归于死亡的观点之后,人类的心灵就获得了思维的自由。对“死亡时无尽惩罚”的恐惧除了模糊理解、扭曲理性之外别无他用。
不再相信灵魂不朽,卢克莱修推理出了一系列关于宇宙的断言。组成我们所见到的一切的原子在“不停地运动”,并且它们形状不同,大小各异。地球并不是为了人类而存在的;否则,它本该比现在更适宜人类居住。相反,地球产生了动物和人类,它“自己创造出了人类这个物种”。灵魂是真实存在的,就像我们的躯体一样,灵魂也是由物质粒子或者说是由原子构成的——这样说来,原子就是“最微小的”了。因为它们太小了,所以我们理解不了。当躯体死去的时候,它们就分散在空气中,因此灵魂也就不再存在了。
但是,如卢克莱修在《论宇宙的本质》第二卷中解释的那样,原子论最核心的真理是一切都会终结。一切自然实体——太阳、月亮、海洋以及我们自身——都会衰老腐朽。没有什么能一直存活下去,没有什么能获得上帝的解救。准确地说,他们受到“不友善的原子”一次又一次地攻击,并慢慢地消失。并且,凡是适用于宇宙内物质个体的规律,也适用于宇宙本身。“因此,相似地,”他断定,“巨大世界的墙壁……也要遭受腐蚀,并最终颓断为腐朽的废墟……期待世界的框架会永远存在是徒劳的。”
正如我们自身的消亡一样,宇宙消亡后不会存在任何后世。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的灵魂,上帝也不会介入来改变世界的轨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