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美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压榨工人,从其身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刺激经济高速发展。美国工人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4至16个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这种行径激起了无产者的强烈反抗,他们通过罢工运动与资本家坚决斗争,谋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八小时工作制的口号。
在工人运动的强大压力下,美国国会被迫制定了八小时工作制的法律。但是资本家们依然我行我素,这项法律成了一纸空文。
1884年10月,美国和加拿大的八个国际性和全国性工人团体,在美国芝加哥举行一个集会,决定于1886年5月1日举行总罢工,迫使资本家实施八小时工作制,得到广大工人的热烈响应,罢工如期进行,声势浩大。但遭到了官方的无情镇压。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及抗议随后的宣判,工人们的抗议活动此起彼伏,扩展到世界各地。
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抗争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举行盛大的示威游行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此后,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游行,以示庆祝,并公众放假。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
1999年9月1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每年春节、“五一”和国庆节法定节日加上调休,全国放假7天,形成了3个“黄金周”。2007年12月14日,又将 “五一”由7天调整为3天,减少4天。2008年起,五一五一放假3天,五一黄金周成为了历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