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二指专指政治观点,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
三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信息:
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人通过获得、识别自然界和社会的不同信息来区别不同事物,得以认识和改造世界。在一切通讯和控制系统中,信息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形式。
1948年,数学家香农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的论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单位是信息。
生活中常见的矛盾:
1. 无法理解他人的观点
2. 盲从,被欺骗,没自己的想法
3. 因为自身观点错误导致了错误的行动,没有后悔药【想想实在太可怕了!!!】
原因:
客观内容:
1. 缺乏真实、充足的信息储备。
2. 缺乏逻辑判断。
主观内容:
1. 不了解自己。
举个例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北京的房租真的有传说中那么可怕吗?”
首先可怕还是不可怕是一个相对主观的词汇,没有唯一标准。所以就算100个人中99个说可怕,也不能随随便便认为真的可怕。而应该问问房租到底是多少?
然后有人说整租要7000,还真的蛮贵。你觉得有些可怕了。那这么可怕,真活不起了,这些人为什么不离开?离开后需求减少,房租应该降下来,但为什么没有呢?因为他们不离开,因为别的地方对他们来说还不如这里呢。
不离开的原因,如果是一个理智的人,考虑的可能是扣除房租的可支配收入、未来的发展潜力、下一代的机会等等。
但是,如果你随随便便听了别的99个人说“好可怕”,然后随随便便更改了自己的路,那么很可能会走一条错误的道路。
如何分析问题的小想法?
所以遇到问题,
1.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问题是什么?
2. 然后去寻找准确的信息而非他人观点。因为观点是受立场所决定的。
3. 通过正确的逻辑链条,寻找内在矛盾,判断信息是否准确。找到你自己的路。这就是大家所说的独立思考能力。(很多人会故意欺骗你、散布假消息,多少产业赚的就是信息差,多少心理学课程攻克的就是你的主观、直观感受?)
4. 同时还要正视自己,像观察所有外在客体一样的观察自己,了解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走向去往相对真理的路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