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生之谓易,读卞之琳《鱼化石》

生生之谓易,读卞之琳《鱼化石》

作者: 深海海 | 来源:发表于2019-12-27 00:39 被阅读0次

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融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

首先,从诗歌的副标题(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可以知道作者留给我们的暗示,这首诗的主人公是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而鱼和女子实际上是并列的关系,作者是在用鱼比喻一个女子。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这一句诗里的“我”和“你的怀抱的形状”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你的怀抱的形状”是“我”理想的,最想成为的样子,因为这个样子和你最匹配,符合你对另一半的幻想。这就像当喜欢上一个人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象自己能变成他所喜欢的样子,会在心里有一种虚假的认同感,即只有变成他所喜欢的样子才有可能获得他的爱。

“我往往融化于水的线条”,借用“鱼水之情”这个古典意象来表达男女的爱情。鱼和水的关系本来是亲密的,自然的,鱼可以主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浮上水面或潜入水底全凭它自己的意愿。可是这句诗里的鱼却有了“被动”的色彩,它不再自由地游,而是迎合着水的线条去游,使自己融化在水的线条里。这里的“我”表面上是鱼,实际上也是象征着诗歌的主人公——一个女子。当太爱一个人时,往往容易失去自我,倾向于以所爱的人的生活方式为导向,使自己融于他的意志里,生活里。

“你真像镜子一样爱我呢”,这句诗通过镜子与人的关系揭示出,依然是“我”对你的爱。而你像镜子一样,对“我”的爱是一种机械的关照。古希腊神话中美少年纳喀索斯曾日日守在水边,默视着水中自己的美容不能自拔,最终守影憔悴而死。纳克索斯的行为可以理解为“自恋”,尽管他不知道那水中的影像就是自己。而唯有自恋才是真恋,心理学家曾指出:人们的爱情,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镜像”。诗歌中的隐喻大概是:我像爱自己的“镜像”一样爱着你,而你则像镜子爱我一样,这种爱只是一种幻象,并非真正的爱。

“你我都远了乃有了鱼化石”,从沧海到桑田,从鱼到鱼化石,而鱼成化石的时候,鱼已经不再是原来的鱼了。这就说明往日之我已非今日之我,我对你的爱也是在变化着的。从喜欢你就想变成你喜欢的样子,到爱你就追随着你的节奏和韵律,再到最终这份爱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渐渐消逝,只留下一份记忆。

《周易.系辞上》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所谓“日新”、“生生”就是不断变化,更新。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我也只是爱上了一个暂时的你。而在这变化之中能永存的,仅仅是爱你的那份记忆了吧,这份记忆,就像鱼化成石一样成为永恒的纪念。

相关文章

  • 生生之谓易,读卞之琳《鱼化石》

    鱼化石 ——一条鱼或一个女子说 我要有你的怀抱的形状, 我往往融化于水的线条。 你真像镜子一样爱我呢, 你我都远了...

  • 读《易》之🔟→“生生之谓易”

    “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根本精神的最透彻的说明。 “易”是以生生为基本的存在方式,易就是生,...

  • 魅力大数据——预见未知

    读《周易》的时候,有一句话博大精深: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

  • 生生之谓易

    今天的早课是唐迎欢老师带来的精彩分享。唐老师讲到曾经有一次租房,因租的房子是用于教育就会有不少孩子,房东担心这扇玻...

  • 生生之谓易

    作为一个人,不要落伍,千万不要被人生的烦恼和痛苦占去了。人生永远是明天,不要看昨天,昨天已经过去了,今天也没有,因...

  • 生生之谓易

    我所理解这里的生生是从过去,现在,未来这三者理解的。我觉得易经是解决现在的问题的。 过去是确定的,未来是不...

  • 《易经》9

    第九课 《易经》的根本精神——生生之谓易 《系辞》中的“生生之谓易”,是对“易是什么”的最好回答,也是对“易经”的...

  • 且行且……

    周易说:生生之谓易;道说:生死之谓道;他人说:死生之谓幸;我说:死死之谓息。无关生死,皆无道可道,无易变易,无幸求...

  •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生生之谓易”,生而又生,就叫作“易”。生而又生,就是宇宙最根本的变易的原理。甚至可缩小到“易”是指《易经...

  • 大美生生,一瞬永恒

    (双语原创) 万物皆有灵 , 生生之谓易 。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has a soul...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生之谓易,读卞之琳《鱼化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dr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