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和大家谈谈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理解。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人,特别是不少家庭出身贫穷的孩子把这句话奉为圭臬,视之为人生的信仰。
小澡哥相信,这句话的确可以给人鼓励,让人有信心面对各种不公,让孤身在困境中奋斗的年轻人隐忍和坚持,殊不知这句话隐藏着一种思维的悲剧,甚至可能会带来人格的变态。小澡哥的理解不一定对,但足以让有这种想法的人引以为戒,以免酿成人生悲剧。
读大学时,老师告诫小澡哥:他特别不喜欢“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理由是这句话扭曲了一个人的人格,人为地把人分成了“人上人”和“人下人”。一个“吃得苦中苦”的人,一旦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上人”,就会想方设法把当年吃的苦、受的罪都找回来,甚至以更狠的方式去害别人。
换句话说,中国社会容易出两种人:受害者和害人者。受害者是“人下人”,害人者是“人上人”。一旦受害者成为“人上人”,就会成为“害人者”,变本加厉地加害那些地位和地位不如他的人。这是一种人格变态。
一个正常的社会不会有“人上人”和“人下人”的区分。一个正常人的思维应该相信“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主动加害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底线。正常人都会尊重“自立自律自强”的奋进者,鄙夷那些做“损人不利己”的害人者。
大家可以想一想,不管是中国的文学艺术作品,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会缺少“害人者”和“被害者”吗?
放弃“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错误念头,做一个“自立自律自强”的自我救赎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