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年入百万以下的家长,鸡娃其实是在毒害自身。
我最近大概是对百万这个词比较敏感,看到年入百万就点进去看了这个文章。
说实话,看到标题的时候觉得有点骇人听闻。
看完了文章,却又觉得说的都是大实话。
作者表达的意思是说,如果年入百万及以上,那么就证明你是成功人士。
成功人士亲自来教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掰碎了讲给孩子听,对孩子而言,这自然是一大幸事,听到的方式方法都是特别行之有效的。
成功人士所站的位置也高,他们眼光开阔,大有格局,所以他们的选择基本上不会出错,他们鸡娃,能够鼓励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而像我这样的,年入10万都不到的人,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算是失败者。
一个失败者去鸡娃,能鸡一些什么?
所有的经历都是失败的,现身说法大概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吧。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呢?
给孩子指路,可是自己的方向都不一定是对的,如果孩子听了我们的,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不是更可怕吗?
所以,作者认为,年收入百万以下的人是没有资格去鸡娃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你应该自己先去学一学,做一做,因为自己去学去做,收益是眼下可以看得到的。
而我们去鸡娃,效果并不能当下可见,如果孩子小,要十几二十年才能初见成效。
时间的战线拉的那么长,还不确定是不是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这样的鸡娃很有可能就是在毒害自己,为自己埋下一个随时都可能爆炸的炸弹。
看完这篇文章,想想我带孩子这么多年的经历,觉得确实说的蛮有道理。
一直以来,除了在学习这一块,我能够对女儿指手画脚之外,其他所有方面,我基本都是选择了闭嘴的。
从小,学习班兴趣班几乎没有参加过,因为我自己并不知道有什么兴趣班对她来说是更好的,所以我的原则是听她的,她愿意去学习的,那我就送她去。她不愿意学的,那就算了。
这样的做法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负责任,孩子小能懂什么呢?不想学是常态,不逼她一把怎么知道她学不好呢?
可是孩子不想学的状态下,逼着孩子去学,能学好吗?
也有人说,不逼她一把,她长大了可能会怪我们没有给她把好关。
可我们本来就不确定哪一个关口是正确的,又如何能去把关呢?
其实很多家长都是我这样的普通家长,所以我们能做的就两个选择:
一是随大流,别家的孩子学什么,我们也去学什么,可能总是会有用的吧。
这样做的好处是多少学了点东西,坏处是很可能花了钱学不到,也很可能是学了之后并没有什么用。
这一点我很有发言权,女儿小学的时候去学了两年古筝,初中后就放下了,再也没有动过,古筝也被我变卖了,我觉得她应该再也不会碰古筝了,那么那两年的学习就是既浪费了学费又浪费了时间。
第二个选择是听孩子的。听孩子的,一般而言要学的东西是他感兴趣的,应该能学得进去,学得好一些。
弊端是孩子的选择,肯定未必是正确的,也很有可能是在做既浪费学费又浪费时间的事情。(女儿去学古筝,就是她自己要求的,结果没有坚持下来。)
那么,如果我们年薪不到百万,该怎样去培养一个孩子,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学会闭嘴。
多给孩子选择权,尤其是孩子长大后,多给孩子自主权,在孩子要做选择时,少提自己的想法。
因为,不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