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教人如何阅读的书,但本身读起来就有点费劲儿。粗略的读了一遍这本书,感觉啰啰嗦嗦的多,加上翻译的问题,很难读懂。
网上搜了很多资料,把这本书翻译成自己话,总结了几条:
一、准备阅读
第一步:阅读这本书的名字
这恰恰是我最容易疏忽的部分,有的书读完了,还不清楚确切叫什么,比如读完一本《邓小平时代》,书的名字到底是叫《邓小平传奇》《邓小平传》还是《邓小平时代》,我居然说不出来。还有,作者为何要选这个名字?在新中国历史上,哪个时间段是“邓小平的时代”?这个问题,基本可以清晰这本书的范围——大量的时间介绍1987-1992年间的事情。而对成长期、抗战时期和建设时期的描述较少。
第二步:系统的阅读前言
对于一些书而言,序言多是吹捧,但对于另一些书籍,序言则是一个大的思维导图,有几个方面:一是写作背景;二是作品的架构;三是作品的影响力和意义。前言可以帮助把这本书提纲挈领。大体上明白一本书的思想。
第三步:分析目录
在我看来,很多书籍的目录是可以誊写一遍的。一本书的目录是这本书的骨架。作者都讲了什么?逻辑顺序是什么?先梳理清楚大概的结构,从中观角度把握这本书。
可以说,做好阅读准备工作,这本书的20%基本就掌握了。
二、开始阅读
阅读可以分三个层次:
一是识字。很多书是字都认得,意思却不理解;二是识意,但对于背景、言外之意却不理解;三是理解了背景、言外之意,但却提不出问题;第四层级,吃透了作者的思想,也提出了问题,找到了答案。换句话说,不仅“吃完”了这本书,还“消化了”;不仅“消化了”,而且“吸收了”,为我所用才是阅读一本书的最高境界。
于是,阅读可以分四步:
一是粗读一遍。一般大概只用30分钟,阅读要解决几个问题:这本书讲什么了?(100字以内),作者提出了那些观点(200字以内),他的观点我是否认同?
二是精度一遍。精度不是一字一句的读,而是在阅读中一边读,一遍写下自己的体会,转化到自己的场景。比如讲阅读效率的书,想想自己阅读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等等。
三是思考。所谓的思考,分为两步,一是拿起笔(或者电脑),写下读书笔记,暨这本书对自己而言,干货有哪些;二是提出问题,哪些是自己和作者观点一致的,哪些不一致。
四是延伸阅读。一本书,哪些看懂了,那些没看懂,没看懂的话,还需要补充哪些知识。再重新针对这些没看懂的问题,深入研究,通过阅读其它相关书籍解决这些问题。
粗浅的看法,指导自己今后的阅读,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