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马拉松是缘起厦门,那时跑步还没像如今这么盛兴,而厦门的马拉松在当年已经是一件盛世,我内心奔跑的种子只想有生之年或者在厦门之年一定要参与一次。
而且,要跑一定要全马。大二当选志愿者却因漳校赶过去而错过封路时间,只能在路边加油,大三没有报上学校的团体名额也错过了,到了大四索性不等学校报团体自己去官网报名了。
2010.1.2和陈先生第一次跑马拉松,赛前老陈选了马拉松的体育课,我偶尔去蹭课,跑去植物园。还有一两次在白城跑环岛路,那个5km的木栈道都觉得远的不行。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出发了,然后不到半程老陈抽筋,刚好在中山医院门口有医生来帮忙。过了半程人少了大半,稀稀拉拉都在走着,只记得当时很饿,走太后面补给点没东西给我们了。到了白城,同学很多,这样走一路太丢脸了,而且脚板胀痛,我倒觉得跑起来比走路轻松而老陈表示跑不了了,于是决定自己跑,后面几公里跑完自己都被自己感动了。
当时又懊恼又赌气,我们居然没有携手跑过终点哪,一般剧情里不是这样的啊,难道以后我们只能各自飞?我对这个一直耿耿于怀,然而我们从那之后又走了5年,走进民政大厅。
再后来毕业,在工作和生活中纠结挣扎寻找平衡,跑步是自己选择的一种状态,就是在吃喝拉撒以及工作以外的符号。参加马拉松是给自己一个目标并有计划地跑步。
为什么选择跑步?可能是厦门这个城市给我的影响吧,那里适合跑步的地方很多,或者随便跑跑都有美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跑步,很多跑步软件和跑团也让这个活动更加有趣。从软件记录的配速和距离让自己能清晰地感知每一次的状态和进步。从5km觉得吃力到轻松跑完10km,再到15km也不难,中间的过程让我很兴奋。
各种各样的跑步活动还有各个地方的马拉松也多了起来,各种环球跑马的传奇以及马拉松旅行也流行起来。我也认为自己的脚亲自跑过的风景更加印象深刻,就像如果不参加厦马,永远没有机会完整走过环岛路、亲自走上离海平面最近的演武大桥。然而参加南宁的半马才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赛事都拿出足够的诚意美好的路线来举办,这也能反应出这个城市对马拉松的态度以及这个赛事对市民的影响程度吧。那次的半马难度不大,但是过程却让我反思为什么要来跑这么无聊的路:荒郊野岭尘土飞扬。路上村民们的围观应该觉得这群人真是吃饱了撑的吧。于是我明白,我要的不是马拉松的次数,而是想亲自路过那些风景,比如厦门的铁路公园,也许跑多少次也不会无聊,比如去那些独具风格的马拉松赛道。
无意发现了新加坡落日马拉松,它的独特在于凌晨开跑,在日出跑向终点,路线围绕新加坡的多个地标。尽管并不是很正式的官方比赛,但是吸引的人很多,跑过的地方像在一个很大的海边公园,因为人较多路较窄很多时候都在变道超人,路上的补给点很充足,香蕉能量胶运动饮料。前半程轻松跑完,后半程因为补给充足我也是觉得很满足。
可惜老陈再次掉链子,我最担心他又抽筋,而且跑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怎么舒服怎么跑,如果他觉得该停下来那就停。而我的感觉还是停下走路大腿会有抽筋的倾向,在停下来两次等老陈跟上之后判断这次我又要一个人往前跑了。也许是结婚之后不再有那些劳燕分飞的乱想,只是每个人的节奏不一样,我可能会边走边抱怨,老陈已经痛苦不堪了。可是如果换过来是我受伤,他应该不会自己跑了吧。“抛弃”老陈以后我自己给自己打气,一方面自己身体还能坚持,另一方面是想接近自己最大极限。其实也没有跑到最极限,毕竟没必要跑出伤来,总体跑的很满足。而老陈跑完已经很低落了,我不确定他的想法,不知道他心里有没有过携手跑过终点然后拥吻这样的桥段,毕竟他也是个双鱼男。
这次最期待的是天黑转亮的时候,可是最后的几公里路段太绕,围绕几个地标转却迟迟不见终点,我记得最后一个建筑里有自愿者在热情地加油,里面的屋顶是个大圆圈,抬头看到月亮在其中,像很多电影中美好结局的广角镜头,天已经开始亮了,月亮慢慢淡去。
凌晨1:00开始 黑暗里的地标建筑 穿过某个建筑 朝阳照在终点 结束后阳光明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