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万万没想到》里面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思维密集度与牛人的反击》,在这篇文章里面,作者从衡量接受信息的效率的维度,提出了一个概念:思维密集度。
思维密集度=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
准备这个读物需要的总时间:为该读物准备所花去的时间,如阅读材料、调研数据、文章写作、修改和润色等时间的总和。
阅读这个读物需要的时间:读者阅读读物所花的时间。
如果一篇文章作者从搜集材料到完成写作,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而读者完成阅读和吸收作者的核心思想可能几天时间,那么这本书的思维密度可能达到几百。
文章的作者认为每个人的时间是一样的,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在于获取获取价值的效率。牛人将时间化在最有价值的地方,而很多人没有办法抵御阅读无聊的文章、刷短视频和朋友圈,所获得价值就有限。
这篇文章给了一种方法判断如何为所阅读的信息分配时间。少花或者不花时间在粗制滥造的信息上面,多花时间在好的信息上面。准备粗制滥造信息的总耗费时间可能比较少,我们将时间投资在这些信息上面,效率较低。而好的信息却要花较多的时间准备,所以我们将时间投资在这些信息上面,收获会更丰富,至少从交易层面看也是公平。什么是好的信息呢?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是: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来到我们面前的应该是差不了的。比如说耗费司马迁毕生心血写成的《史记》,能从汉朝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史书界必然是一部经典,如果研读历史,必然是一部值得花时间的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