烙印

作者: 奥美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22:29 被阅读0次

        加班回家的车上,同事发给我一个链接,打开一看是老家单位拍摄的一部小短片,有一段是对老爸的专访,镜头前的爸爸头发花白,我顿时泪如雨下,情难自已。

      重新翻出老师写给我的话

亲爱的芳:

周六课程之后,有些话我还是想以文字的形式送给你。

你是爱学习的人,在进入琴素之前,你已经走上生命探索之路。在一些课程上,很多老师会这样说:“我们现在的生活,都是深受父母影响的,要想有更好的未来,我们必须跟父母和解,这样我们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财富事业等才部分,会更好。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升起一份对自己的期待,着力如何去改变与父母的关系。父母还是那时的父母,我们又很容易被旧有模式迁移,最后往往是花费力气看不到效果相反升起更大的焦虑与挫败感。

在学习路上,我有发现,有些人,他们可能跟父母的关系并不密切,而是非常疏远,但他们人生状态非常好,不是看起来好,是真的好,他们的孩子也成长的很好,怎么会是这样呢?

后来我明白,真正要和解的,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父母,父母可以依然是他们的模样,我们真正要和解的,是我们内在的父母,比如父母早期对孩子的挑剔、期待、批评、指责,在孩子成年后,这些声音不断会在内在升起,这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把外在父母言行内化于心,不断影响我们的成长。同样我们虽然成人,但我们内在依然有一个内在小孩,就是没有长大的那个部分,曾经和父母的某部分互动模式一直固着,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所以成年后我们和父母互动中情绪升起的那一刻,我们很容易连接童年的情绪记忆点和固着的互动模式,此刻就是唤醒了我们内在小孩。

今天的你,依然连接着过去的父母,并试图改变他们,用你想要的方式来爱着你。其实,对于我们外在父母,有些父母,或许他也在成长改变,有些父母,也许他一生就这样了,我们却仍然和他们较劲。通过上次的练习,重要是尊重父母,允许他们活在他们的命运里,我们不需要对他们的命运负责,其次深入自己内心,消除掉对自己的批判苛责,解除掉对别人的依赖与所求。

所以,亲爱的,允许自己,允许自己外在的父母,允许自己的孩子,允许自己的伴侣,这些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都能够按照各自的意愿过一生,这其实就是对自己、对亲人最大的善举。

大家共勉。

        睡前再次细细品读每一个字,慢慢回忆自己在周六的课堂上,耳边还回响着家人们用饱含信任的眼神,亲口对我说出很多次相信,给我的拥抱还有温度,我不知道自己还要多久才能够平静的面对爸爸。

相关文章

  • 烙印

    烙印 贫穷像烙印一样烙在她的身上...

  • 烙印

    昨晚和老许在闺蜜家晚饭,酒至三巡,言语无忌,话题从退休旅游到吃饭喝酒,没有想到老王还会做饭,买菜,干家务,在家啥事...

  • 烙印

    那个小女孩,妈妈去远方工作,几个月见不到一次,她和爸爸一起住。她很懂事,虽还是小学生,已学会了自己做饭做菜、...

  • 烙印

    写下这个标题已经一个星期了,迟迟开不了头,不知从哪儿说起,不知怎么说,我不想让人以为我是无病呻吟,或者说是牵强附会...

  • 烙印

    雨后天晴凉风习习有些许凉意 此时此刻 夜幕已迈临 天空有点灰蒙静索 独自坐于顶楼 感受着孤独与冷清 让风徐徐地吹 ...

  • 烙印

    梦已成殇 化作一滴鲜红的血 落在雪白的纸上 留下深深的扎眼的印记 再难相忘

  • 烙印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一转眼,习文堂都快周岁了。因为一次写作培训,因为对写作的热爱,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人聚集在习文堂。...

  • 烙印

    突然想到《暮光之城》里,雅各布被烙印的场景。一眼,雅各布就看到了蕾妮斯梅长大的时候的样子,他说:就像是地心引力,让...

  • 烙印

    看到你第一眼起 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试图找到更漂亮的照片忘记你

  • 烙印

    一臧克家 生怕回头向过去望, 我狡猾的说”人生是个慌”, 痛苦在我心上打个印烙, 刻刻警醒我这是在生活。 我不住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烙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h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