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由立柱,梁,顺槟等主要构件所组成,各构件相结合的节点处由柳卵相吻合。构成一个弹性的框架,这种结构相比现代的框架结构更具有一定的韧性。由于拥有这种柔韧性,不但可以使房屋承受较大的荷载,还准许房屋产生一定的变形。当地震来临时,通过变形来消耗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将柳头用以插入另一条椎眼,使得桦和柞眼相咬合就可以起到连接的方式。这种结构在古代广泛用于家具和房屋上,由于这种结构是椎与卯之间相互咬合,互相支撑,所以无论是运用在建筑中或是家具上都无需使用一钉一铁。也正是椎卵结构的发明,造就了我国明式家具的辉煌。
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
在历史上经历数次地震考验后,幸存下来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就是应县木塔,该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 ,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在该塔建成200多年后就发生过一次6.5级地震,余震7天之久。并且在战乱年代里还经受过200余发炮弹的轰炸,依然傲然矗立,并无大碍。应县木塔能够具有这么强的抗震能力,除了因其是正八角形平面设计,能够抵御地震波带来的扭矩力。
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塔内所以的梁与柱之间都是用斗拱连接,全塔的主要构件不用一钉一铆,这种连接形式类似于半固结半活铰的状态,能承受较大的弯矩;构架水平分层,在地震波中的垂直冲击波攻击下,可以通过“弹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坏能量;构架的整体性有力地抵抗旋转波,所有的柱子都用顶部的梁枋连结成一个简形的框架,保证了构架的稳定性。” 比起钉铆的连接方式,樟卵结构更具有半固定半活铰的优势,能够利用木材本身的伸缩性让整个建筑更加坚固。
网友评论